端午節作文5篇(快樂的端午節)

1 雨色端午節作文

經過昨晚下了一夜的暴雨,今天變得涼快了,連早上都沒做夢。 在陽台上看到小區里排了一溜兒的婚車,雖然天空依然陰沉沉的,但婚車上點綴的鮮花讓小區充滿了喜慶。我家的曇花又掛著一朵花苞,如果晚上回家太晚,估計也看不到它盛開的瞬間。愛情有時也像曇花一樣,等不到你回味,就謝了。時間是個殘忍的殺手,不僅讓容顏蒼老,也會讓人心蒼老。 寫這些話,有詛咒的嫌疑,所以還是衷心祝福今天的那對新人白頭偕老。 爸爸打電話來說,老家今年的端午節可熱鬧了,不僅有龍舟賽,還有美食節,其中以生魚片為主打節目。聽得我心裡痒痒的,好想也回去看看,嘗嘗老家的生魚片,粉仔,糍粑,灰水粽、涼粉.......早就應該這樣做了,鬱江兩岸水土養人,如果推出手工作坊的美食和水文化旅遊,應該能把經濟帶動起來的。其實老家那片半島型的土地,曾經是我童年的天堂,那些連綿的青山,那些金黃的稻田,在夕陽中默默無語的古塔,還有鳴笛而來的渡船。我一直想寫一部以桂南風土人情為主的小說,可是功底還不夠成熟,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完成,死而無憾。 昨天上午收到《西江月》兩本樣刊,看到自己的小說和詩歌變成鉛字,還是很開心的,我瀏覽了一下目錄,發現就我一個人用了筆名,不知道會不會給人矯情的感覺,但我想“耳朵”這個名字主要是因為我太喜歡音樂而已,與其他無關。連作協的黃自林先生,文聯的羅金陵主席他們也只記得我叫耳朵。 對了,明天是端午節,不能不說一下粽子,學院的蘇阿姨給了我們十二個小粽子,很好吃。以前在老家習慣吃的是灰水粽,性涼,因為糯米用石灰水泡過,可以驅趕夏天帶來的濕氣,粽子還要沾著白糖吃,棕身以金黃、軟口而不粘為上等,曾祖母就是包粽子的能手。蘇阿姨包的是柳州地區的三角粽,有大肉和綠豆,屬於熱粽,味道不鹹不膩,恰好。 忽然,想到一個問題,到底是屈原造就了端午節,還是端午節造就了屈原?換到今天,我可不喜歡他,死,有時不一定是愛國的最好方式。

2快樂的端午節

過端午節,一定少不了粽子!今天,姐姐就在教我包粽子呢!你瞧——

做粽子一定要有準備的。原來,姐姐已準備好浸泡了3個小時的糯米,同時也買好了粽葉,我就準備包了。我把米放在葉子裡,可米全撒在了桌上,我生氣極了。姐姐對我說:“你要把葉子做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後再把米放進去啊!”於是,我按照姐姐說的步驟作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咦?旁邊那個盤子中間放的是什麼?原來是肉餡喔!我在糯米中間挖了一個小洞洞,把肉餡弄成圓狀,塞入糯米中,讓它也加入糯米的行列中。可怎么封好呢?我看了眼姐姐,就明白了一切。我把翹起來的一片葉子按下來,並用繩子用力的紮緊。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個。

現在就要下鍋了,先是把水燒開,然後把粽子放下去。過了一會兒,粽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粽子。

-

我把繩子解開,正想把葉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燙著了。姐姐看了,哈哈的笑了起來。我吹著吹著,把讓熱氣吹走了。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將葉子掀開,吃起了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粽子來——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間,包著一團鮮汁可口的肉餡,放入口中,不油不膩,又有嚼勁,感覺太好了!

端午節就這么過去了,嘴裡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裡想著我國唐代詩人杜甫寫的詩: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3有意義的端午節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周,因為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粽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是過節平常是什麼也吃不到的。說起粽子,它不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體現著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跑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起包,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後放在大鍋里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後母親把粽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門上,說是為了避邪,我們小孩只是效仿著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早晨,起床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後一直帶著,據說可以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裡,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裡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裡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現在濃。

4端午粽香飄滿堂

“耶,太棒了!明天就是端午節了!”一大早醒來,翻看著日曆,興奮地叫喊道。端午節是我國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專門設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中,任夢常常吃粽子、划龍舟……

嘿,說起粽子,說乾就乾!

上午,去超市里買來粽葉和江米,下午便統統搬上飯桌,開工啦!

在老媽的細心指導下,在我的笨拙操作下,我成功地包出了第一個粽子。雖說粽子是“面目全非”,但好歹還有粽子的大概形狀。

其間我也是遭受了屢次失敗,包了拆,拆了包。甚至還弄爛了好幾片嶄新的粽葉。說心疼也沒辦法,誰叫咱的技術不達標呢?

好容易把粽子“捏”到了一起,一股小小的喜悅感湧上心頭。

會包粽子了,我興奮不已,馬上拿起第二片粽葉,做成“斗”狀,往粽葉里填滿江米和配料,開始認真地包第二個粽子。我包粽子都是小心翼翼地,生怕稍不留神,錯誤就“竄”了進去,害得我還要把好不容易包好的粽子再拆了重新包……

包著包著,我忽然發現,自己的手法變得熟練了!於是,我嘗試著往裡面添加各種各樣的餡兒,這樣粽子吃起來才會更加香美。

老媽切了幾塊肉,用醬油淹著。盆中的江米也浸透了發黑的老抽醬油。為什麼要包肉餡兒的粽子呢?因為啊,我的老媽是浙江嘉興人。那裡的肉粽子可是名揚四海。

嘿,看我的!我折、我填、我壓、我纏……就這樣,一個粽子就大功告成了!雖說外觀無法跟外邊賣的冷凍粽子相比,卻吃著更安全,更放心。

一個、兩個、三個……放進鍋里的粽子越來越多,手裡剩下的粽葉和江米是越來越少。看到這一成果,我真是既感到欣慰又感到十足地滿意。

隨著時間的慢慢推移,粽葉全都包完了,粽子也有小半鍋了。然而,我不得不停下工來,把粽子煮上,靜靜地等待著美味出鍋……

到現在為止,粽子依然沒有出鍋。但我已聞到濃濃的棕香飄滿堂……

5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啦!端午啦!

真高興,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啦!每逢過端午,家鄉都會舉行賽龍舟、吃粽子的習慣。說起端午節,它還有一段故事呢!

傳說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傳說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訊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般,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然後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結果沒撈到,卻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賽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繫在一起。隨著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始於春秋戰國的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節日。

中國的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們過節的習俗卻大同小異。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鍾馗像,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吃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逐漸消失外,其餘習俗至今已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的國家。

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我真想對大詩人屈原說:“你雖然職位不高,但卻有著別人做不到的愛國之心,我敬佩你,更要向你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