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與“尊卑”的歷史典故

如今行人靠右側行走,靠右側行駛已經成為了一個固有的習慣,那你們可知左右與尊卑其實是有關係?今天小編就來分享“左右”與“尊卑”的歷史典故,希望讀者喜歡。

“左右”與“尊卑”的歷史典故

眾所周知,我國現在的道路交通基本規則,行人靠右側行走,汽車靠右側行駛。這個“靠右行”的規則已成為約定俗成的事實。因為我們生下來就被告知按這樣的規則,因此,我們行走在馬路上都遵守“靠右走”的規則。

那么,假如,把時間延伸到中國古代,難免好奇一下,古代人也是按這規則的嗎?答案是不肯定的!

追溯一下中國歷史,似乎“靠左行”的歷史更為悠久些……

我國正式“靠右走”的歷史遠不及“靠左走”長遠,這個簡單的規則蘊含著很多歷史典故與淵源。

在古代中國,“以左為尊”還是“以右為尊”,不是一成不變的,朝代不同樹立左右尊卑的觀念和規矩是不同的,它們經歷了多次來回的演變。周、秦、漢時,是“以右為尊”的,從東漢至隋唐、兩宋,逐漸形成了“左尊右卑”的制度,元朝又規定“以右為尊”,到了明清復改“以左為尊”。

當然,“以右為尊”的傳統即使是在某朝個某個地方,也不是適用於各個方面的。比如,乘車和走路之時。古代出行乘車之時,如果是日常出行,多人同乘一車,那么坐在左邊的人一定是尊長。如果是戰車,那么靠右邊的人一定是長官,而靠左邊的人只能是車夫,還有就是馬車夫都是右手執鞭,自然坐在馬車的左側也為方便駕馭馬車。

這是為什麼呢?答案很簡單——為了安全。因為古代車行靠左,在戰場上坐在右邊安全係數相對較高。

同樣道理,如果幾個人一同步行出行,那么,尊長要走在前面,如果尊長需要在行進中與人交談,那么,地位稍低的人就要靠在右邊,這樣做同樣是為了保障尊長的安全。宋代大儒朱熹曾對弟子說:“凡侍長上出行,必居路之右”,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來左去右”,在我國古代首個“交通習慣”始於唐朝。“貞觀十一年(637年),唐太宗頒發了《唐律·儀制令》,不過當時只是出現於文書中。其中有一條內容是:“凡行路巷街,賤避貴,少避老,輕避重,去避來”。像長安、洛陽這樣的大城市逐漸興起,每天進出城門的人數很多,僅靠“交管人員”每天的疏導,往往無法及時達到良好的效果。

因此,唐太宗時期,特別頒布法案規定出入城門必須按照“入由左,出由右”的規定進行。這是我國第一個對交通“來左去右”的規定,對後世影響極大。到了宋代,儀制令被刻在木板上,豎立於大街要道,以規範道路上的行人與車輦。後世不僅出入城門按照此規則,其他諸如出入宮殿、房屋、校場、廟宇等也都按此行事。

當然,這些規則對皇帝並不適用,因為皇帝自古以來都要走“專用道”,進出“專用門”,如果有他人誤闖或僭越,那等待他的就是“十惡不赦”中的“大不敬”罪名,輕則流放處斬,重則全家受到連累。

朱熹曾以“靠左走”為例,向弟子說明“君子暗室不欺”的典故。

有一天,朱熹與眾弟子行走在山路之上,弟子發現老師一直靠著左邊行走,因為左邊靠近山邊較為危險,弟子就勸老師說,這裡是山間小路,沒有必要遵守“靠左走”的習慣,靠右邊走能更方便些。

朱熹卻以“君子暗室不欺”為由拒絕了,仍然靠左側行進。他所堅持的觀點就是,君子應該做到人前人後都一樣,即使身邊沒有人,也要和身邊有人一樣,這樣才可以更好地修身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