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四大名著中的外貌描寫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林黛玉出場外貌描寫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嗔視而有情”;“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轉盼多情,語言常笑。天然一段風韻,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

————賈寶玉出場外貌描寫

這個人打扮與眾姑娘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頭上帶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帶著赤金盤螭瓔珞圈;裙邊繫著豆綠官絛,雙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褃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

————王熙鳳出場外貌描寫

頭戴一頂青紗抓角兒頭巾;腦後兩個白玉圈連珠鬢環;身穿一領單綠羅團花戰袍;腰系一條雙獺背銀帶;穿一對磕爪頭朝樣皂靴;手中一把摺疊紙西川扇子;生的豹頭環眼,燕領虎鬚,八尺長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紀。

————林沖外貌描寫

頭裡芝麻羅萬字頂頭巾;腦後兩個太原府扭絲金環;上穿一領鸚哥綠絲戰袍;腰系一條文武雙股鴉青;足穿一雙鷹爪皮四縫乾黃靴;生得面圓耳大,鼻直口方,腮邊一部落腮鬍須,身長八尺,腰闊十圍。

————魯智深外貌描寫

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語話軒昂,吐千丈凌雲之志氣。心雄膽大,似撼天獅子下雲端;骨健筋強,如搖地貔貅臨座上。如同天上降魔王,真是人間歲神。

————武松外貌描寫

“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如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關羽外貌描寫

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傑;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面如冠玉,唇若塗脂。

————劉備外貌描寫

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諸葛亮外貌描寫

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張飛外貌描寫

尖嘴縮腮,金睛火眼。頭上對苔蘚,耳中生薜蘿。鬢邊少發多青草,頷下無須有綠莎。眉間土,鼻凹泥,十分狼狽;指頭粗,手掌厚,塵垢余多。還喜得眼睛轉動,語言雖利便,身體莫能挪。正是五百年前孫大聖,今朝難滿脫天羅。

————“齊天大聖”孫悟空外貌描寫

卷髒蓮蓬吊搭嘴,耳如蒲扇顯金睛。獠牙鋒利如鋼銼,長嘴張開似火盆。金盔緊系腮邊帶,勒甲絲絛蟒退鱗。手執釘耙龍探爪,腰挎彎弓月半輪。糾糾威風欺太歲,昂昂志氣壓天神。

————豬八戒外貌描寫

骨清神爽容顏麗,頂結丫髻短髮鬅。道服自然襟繞霧,羽衣偏是袖飄風。環絛緊束龍頭結,芒履輕纏蠶口絨。丰采異常非俗輩,正是那清風明月二仙童。

————五莊觀兩小童外貌描寫

面如傅粉三分白,唇若塗朱一表才。鬢挽青雲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戰裙巧繡盤龍鳳,形比哪吒更富胎。雙手綽槍威凜冽,祥光護體出門來。哏聲響若春雷吼,暴眼明如掣電乖。要識此魔真姓氏,名揚千古喚紅孩。

————紅孩兒外貌描寫

次日天未明,劉姥姥便起來梳洗了,又將板兒教訓了幾句。那板兒才五六歲,一無所知,聽見帶他進城逛去,便喜得無不應承。於是劉姥姥帶他進城,找至寧榮街。來到榮府大門石獅子前,只見簇簇轎馬,劉姥姥便不敢過去,且撣了撣衣服,又教了板兒幾句話,然後蹭到角門前。只見幾個挺胸疊肚指手畫腳的人,坐在大板凳上,說東談西呢。劉姥姥只得蹭上前來問道……。

————劉姥姥外貌描寫

通過這段描寫,我們可以看到劉姥姥進榮國府前既激動又害怕的樣子。為了平靜自己的心情,她“撣了撣衣服”,並且“又教了板兒幾句話”,連用兩個“蹭”字把劉姥姥走路的情形勾勒得一清二楚,一系列的動作表現了劉姥姥此時緊張遲疑、小心翼翼的心理狀態,塑造出一個活脫脫的未經世面的農村老太婆的形象。

黛玉方進入房時,只見兩個人攙著一位鬢髮如銀的老母迎上來,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見時,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摟入懷中,心肝兒肉叫著大哭起來.當下地下侍立之人,無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個不住.一時眾人慢慢解勸住了,黛玉方拜見了外祖母.____此即冷子興所云之史氏太君,賈赦賈政之母也.當下賈母一一指與黛玉:"這是你大舅母,這是你二舅母,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婦珠大嫂子."黛玉一一拜見過.賈母又說:"請姑娘們來.今日遠客才來,可以不必上學去了."眾人答應了一聲,便去了兩個.

————對賈母的描寫

這一段是林黛玉初見賈母,因為這一章是很有名的,包括了賈家三朵花的描寫及兩玉相會,所以賈母的出場比較薄,不過也可以看出她對林姑娘的疼惜之情!

董卓

演義第5回(羅本,下同),大將軍何進召四路諸侯進京剪除宦官:“第四路,身長八尺,腰大十圍,肌肥肉重,面闊口方,手綽飛燕,走及笨馬……姓董,名卓。”

“面闊口方”,本來多少也能和相貌堂堂粘上邊,可惜董太師是一個超級大胖子。“身長八尺,腰大十圍”,和許褚一樣,但人家那是肌肉,董太師則是肥膘。按說,董卓也是靠著“數討羌胡、累有邊功”起家的,戎馬生涯不可能太胖,看來是當官後驕奢淫逸的結果。“手綽飛燕”我弄不懂是什麼意思,“走及笨馬”大概是行動比較遲緩笨拙的意思了。

後來曹操謀刺他時,“卓胖大,不耐久坐,遂倒身而臥”,連坐著都會覺得辛苦,看來胖得實在太過分了。他被殺死後,“卓極肥胖,看屍軍士以火置卓臍中以為燈光,明照達旦,膏流滿地”,這就是“點天燈”了,下場極其悲慘。

呂布

誅殺了董卓之後,呂布就升級為諸侯,所以把他放在這一貼里。

第6回:“丁原背後一人身長一丈,腰大十圍,弓馬熟閒,眉目清秀,五原郡九原人也,姓呂,名布,字奉先。”後來董卓、曹操和他對陣時都曾產生過“貌若天神”的感覺。

呂布是三國里著名的帥哥,虎牢關大戰時,羅貫中老師甚至作出了“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人馬之中,漢末兩絕”的高度評價。但呂布的“帥”還是非常特別的:首先是他的高,演義中“高人”很多,但“身長一丈”是僅次於烏戈國主兀骨突的第二高度;然後是他的壯,以董卓、許褚一樣的腰圍,還能當上帥哥的似乎也是絕無僅有的。

五官英俊,虎背熊腰,呂布開創了猛將帥哥中有別於馬超的流派。

袁紹

第4回,袁紹勸何進誅殺宦官:“此人身長貌偉,行步有威,英雄蓋世,武勇超群……司徒袁安之孫,袁逢之子,名紹,字本初。”

出身名門望族的袁紹身材高大,容貌雄偉,舉止威嚴,確實有軍閥大帥的風範!後來董卓欲行廢立,袁紹挺身反對,董卓威脅說:“汝視我之劍不利也?”袁紹亦拔劍出曰:“汝劍雖利,吾劍豈不利也!”,我覺得是演義中最血性最豪氣的一句話。可惜後來剛愎自用而又優柔寡斷,白白浪費了一個好家底和一副好皮囊!

曹操

演義第2回黃巾軍遭到截擊:“為首閃出一個好英雄,身長七尺,細眼長髯,膽量過人,機謀出眾……官拜騎都尉,沛國譙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

英雄豪傑,有的形貌雄奇,有的則其貌不揚,曹操顯然屬於後者。他身材短小,眼睛也小,僅論長相,和袁紹比起來是差得很遠了。

但是,心有大志,胸有霸氣,氣質上自然而然就會卓而不群。後來馬超反西涼,曹操行反間計,與韓遂相持時,“操引眾將出營,獨顯一騎於中央。西涼之兵有不識操者,皆出陣觀看。前後重沓,動以萬計。操跨寶馬而出,高叫曰:‘汝諸軍欲觀曹公耶?吾亦猶人也,非有四目兩口,但多智謀耳。’諸軍皆有懼色。”

震懾諸軍的不會是曹操的相貌,顯然是他的霸氣。

劉備

與曹操相反,劉備屬於形貌雄奇一類:“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朱。”

雖然七尺五寸仍然有些偏矮,但“面如冠玉、唇若塗朱”卻是典型的美男子了。不過劉備的其他方面卻有點怪異,“兩耳垂肩”,讓人很容易聯想到佛祖菩薩,估計是福澤深厚的意思了;“雙手過膝”,讓人想到的卻是人類的遠古祖先,或者是臂長過人的非洲黑人;“目能自顧其耳”,這個同樣匪夷所思,羅貫中老師想暗示些什麼呢?大概是“異人異相”吧?

後來,陶謙見劉備儀表非俗便要讓出徐州牌印,吳國太在甘露寺舉行面試後也說“真吾婿也”,看來劉備長得確實是挺帥的。

孫氏父子

孫堅

第3回,孫堅在攻宛城黃巾時出場:“那人生得廣額闊面,虎體熊腰”。第9回,十八路諸侯伐董卓時孫堅先到:“此人身長八尺,英雄雙全,橫跨三江,威服六郡,富春人也。姓孫,名堅。”

可見孫堅相貌堂堂,身材魁梧,甚是威武。

孫策

小策是演義中我最偏愛的人物之一,但我在演義中卻找不到關於他的相貌的描寫。找來找去,勉強找到兩處稍稍靠譜的:一是第14回,孫堅跨江擊劉表,孫策請求同往,孫堅說“此子自幼英氣過人”;一是第58回,孫權坐領江東,演義中回憶昔日漢使劉琬入吳,評價孫氏昆仲“各才氣秀達”。

“英氣過人”,“才氣秀達”,應該也能說明孫策的俊朗帥氣了。

孫權

孫權的相貌很獨特:“生得方頤大口,碧眼紫髯”。還有就是劉琬的評價:“孫仲謀形貌奇偉,骨格非常,必有大貴之表,而又亨高壽,眾皆所不能及也。”

下巴方方,嘴巴大大,雖說已經極有威嚴,但還不算多么獨特;真正厲害的是“碧眼紫髯”,整部演義里獨此一家,別無分店。孫權怎么會生出一副西洋人的容貌?有很大的空間可供好事者想像了。

第122回曹操興兵下江南,撞上一枝軍馬:“為首馬上一人,碧眼紫髯,上長下短,眾人認得正是孫權。”上身長而下身短,似乎不大符合傳統的審美觀念,原來孫權連身材也是很獨特的。

馬騰

“桓帝時,其父名肅……流落隴西,與羌人雜居。家貧無妻,遂娶羌女,生騰。騰身長八尺余,面鼻雄異,秉性溫良,人多敬之。”

按照生理學的理論,不同人種的結合容易出產優質的混血兒。馬騰身上集合了漢人與羌人的血統,相貌不凡也沒什麼奇怪的。

其他

公孫瓚:“第十四鎮,聲如巨鍾,丰姿雄偉,北平太守公孫瓚”。

劉表:“表身長八尺有餘,姿貌甚偉。”

這兩個老牌諸侯原本都有很強的勢力,而且也都是儀表堂堂的人物。

三國里,帥哥如雲。我覺得,這是《三國演義》能形成人數鼎盛的女FANS的根本原因。(聲明在先:排名不分先後。)

周瑜

“瑜”者,美玉也,當真是名如其人。當初孫策以玉璽為質借得三千兵,起家江東,首先遇到的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物:“面如美玉,唇若點朱,姿質風流,儀容秀麗,胸藏緯地經天之術,腹隱安邦定國之謀,乃廬江舒城人也,姓周,名瑜。”

面容俊美,姿質風流,此乃外秀;胸藏韜略,腹隱機謀,是為內秀。周瑜樹立了三國帥哥的一個標桿,是儒雅之帥的代表。加上赤壁偉業,如花美眷,周瑜千百年來被眾多三國迷(尤其是女孩)所偏愛,是很自然的。

當然,在傳統觀念里,周瑜帥得有些陰柔。但在我的眼中,身為統率三軍的大都督,叱吒風雲的一代名將,烈烈豐功的大好男兒,周瑜應該是英姿勃發的那種。看他戲弄蔣乾的那一章,酒中談笑,舞劍作歌,歌曰:“大丈夫處世兮,立功名。功名既立兮,王業成。王業成兮,四海清。四海清兮,天下太平。天下太平兮,吾將醉。吾將醉兮,舞霜鋒。”歌罷慷慨,滿坐盡歡。禁不住就悠然神往!

陸遜

江東多風流,周瑜之後,又出現了一個陸遜:“遜本名陸議,後改名遜,字伯言,乃吳郡吳人也。身長八尺,面如美玉,體似凝酥。”

同樣的面容俊美,同樣的謀略過人,同樣的功勳赫赫。在我看來,陸遜簡直就是周瑜的翻版。

馬超

十七歲的時候,馬超隨父親討伐李傕、郭汜,驚艷登場:“這個少年將軍,面如琢玉,眼若流星,虎體猿臂,彪腹狼腰。扶風茂陵人也,馬騰之子,名超,字孟起。”

反西涼時,曹操看到:“一人手執長槍,生得面如傅粉,唇若抹朱,腰細膀寬,聲雄力猛,乃扶風茂陵人也,姓馬,名超。”

大戰葭萌關時,劉備看到:“門旗影里,馬超縱騎持槍而出,獅盔獸帶,銀甲白袍:一來結束非凡,二者人才出眾。玄德嘆曰:‘人言錦馬超,名不虛傳!’”

將門虎子,少年英雄,人又長得、穿得極帥,真是我見猶憐,想不喜歡都不行。馬超是三國帥哥的另一個標桿,是彪悍之帥的代表。和呂布相比,馬超的五官更俊美些,而且擁有一副模特兒般的完美身材。

程昱

曹操的勢力尚未強大之時,在兗州招納了一眾優秀的謀士,奠定了日後霸業的人才基礎。這些人包括荀彧、荀攸、郭嘉和程昱等,其中只有程昱的相貌是交代了的。

荀彧向曹操推薦一個人:“某聞劉岱有一賢士,勝某十倍。……此人乃東郡東阿人也,身長八尺三寸,美須,眉清目秀,姓程,名昱,字仲德。”

長身,美須,俊目,自然是帥哥無疑了。

諸葛亮

諸葛亮是羅貫中老師筆下濃墨重彩的人物形象,是智慧和品格的化身。其實,演義中的諸葛亮也是極帥的。

劉備三顧草廬,才終於為讀者揭開了臥龍先生的神秘面紗:“玄德見孔明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眉聚江山之秀,胸藏天地之機,飄飄然當世之神仙也。”

後來,諸葛亮舌戰江東,張昭等人也見識了諸葛亮的風采:“飄飄然有出世之表,昂昂然有凌雲之志。”

再後來,諸葛亮去世N年之後,魏國後輩鍾會仍有幸一睹諸葛亮的風采:鍾會領軍入蜀,破陽安關,在定軍山前,“鍾會在帳中伏几而寢,忽然殺氣凜凜,只見一人,綸巾羽扇,深衣鶴氅,素履皂絛,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聚江山之秀,胸藏天地之機,身長八尺,飄飄然當世之神仙也。”這個“人”,就是諸葛亮顯聖了。

感覺上,諸葛亮為人俊逸,氣質清朗,倘若披上道服,背上長劍,活脫脫就是呂洞賓的模樣。

張遼

張遼是演義中的又一人氣巨星,除了他的勇武、智略和人品,長相應該也是功不可沒的。

當年張遼還在呂布帳下,與曹操對陣:“(呂布)兩邊擺開八員健將,為頭面如紫玉,目若朗星,年二十歲,官授騎都尉,雁門馬邑人也,姓張,名遼,字文遠,勒馬居於上首。”

張遼和周瑜、馬超、諸葛亮等人一樣都是面如玉,所不同的在於顏色,是紫色面龐;“目若朗星”,眼睛炯炯有神。憑這兩點,就能得出張遼“帥”的結論嗎?我覺得是的。(順帶提一下,羅貫中老師有一點搞錯了,那時候的張遼決不止二十歲了。)

後來張遼隨呂布攻打小沛,關羽看見了,大叫:“汝儀表非俗,何故陷身於賊之部下?”關羽目高天下,極少看得起人,張遼得到他這樣的評價已經很不簡單了。

鄧忠

姜維伐中原時,多次聽說鄧艾的名頭,但久久未見其面。有一次兩陣對圓,魏陣中一小將,全裝慣帶,挺槍縱馬而出,年約二十餘歲,面如傅粉,唇似抹朱,厲聲大叫曰:“認得鄧將軍乎?”

這個俊俏的小將,就是鄧艾的兒子鄧忠。姜維將他錯認是鄧艾,和他大戰三四十合不分勝負,那小將軍槍法無半點放閒。看來鄧忠不僅長得帥,本事也不弱,對他就不免又加了些分。

崔州平

劉備首顧草廬不遇,惆悵而歸,“忽見一人,神清氣爽,目秀眉清,容貌軒昂,丰姿英邁,頭戴逍遙烏巾,身穿青衣道袍,杖藜從山僻小路而來。……其人曰:‘吾非孔明,乃孔明之友,博陵崔州平是也。’”

連諸葛亮的好友,也都是相貌不俗的。

其他

還有一些傳統印象中的帥哥,但在演義中找來找去都找不到關於他“帥”的描寫,典型的例子是姜維。哪位高手看到的,請幫我補充一下。

猛男

同樣聲明在先:排名不分先後。

典韋

曹操在兗州,夏侯敦引一大漢來參見,禮畢,操與諸官皆大驚。其人形貌魁梧,身材雄偉,操問之,敦曰:“此乃陳留人,姓典,名韋,勇力過人。……敦出射獵,見一大漢,逐虎過澗,即典韋也……”操曰:“吾觀此人,一表非俗,必有智力。”

演義中,稱得上“形貌魁梧、身材雄偉”的人不在少數,但典韋居然令曹操和眾官一見之下皆大驚,定然威猛絕倫。更令人吃驚的,是他居然象貓攆耗子一般“逐虎過澗”!《水滸》中英雄了得的武松打死了一隻大蟲,自己也累了個半死,典韋的勇力也太恐怖了。

但曹操的那句話卻讓我摸不著頭腦,“一表非俗”是顯然的,但“必有智力”又從何說起呢?怪異。

許褚

許褚的出場,正和典韋相關。黃巾軍何儀被曹兵擊敗,逃走時撞到一軍,“為頭一個壯士,身長八尺,腰大十圍,容貌雄偉,勇力絕倫。”何儀等悉數受縛。典韋追來討要,壯士不肯,兩個人於是就打了個天昏地暗。曹操大驚,跑去看時,“見其人容貌若神,威風抖擻,不勝欣喜。”(曹操這個人,就喜歡見獵心喜。)

這個壯士,就是許褚了。“身長八尺,腰大十圍”,這兩個尺寸和大胖子董卓完全一樣,但後來許褚赤體斗馬超,“渾身筋突”,可見許褚是壯不是胖。“容貌若神,威風抖擻”,馬超也是領教過的,正因為對許褚有所忌憚,馬超才打消了突襲曹操的念頭。

許褚和典韋,同為曹操中軍宿衛,同領虎衛軍,如同曹操帳前的哼哈二將。我總覺得他們象是同一個人,無論是相貌、身材、勇武、兇悍,還是對主公的耿耿忠心,都如出一轍。

關羽

關羽的相貌,大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身長九尺三寸,髯長一尺八寸,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到了請戰華雄時,關羽變成了“九尺五寸”,竟然又長高了兩寸。)

後來關羽在曹營時,曹操見其馬瘦,遂問緣由,關羽回答說:“賤軀頗重,馬不能乘,因此常瘦。”連馬都騎瘦了,可知關羽的身材肯定極其魁梧。

過五關時在滎陽,胡班奉太守王植之命準備夜燒館驛,出於好奇,前往偷窺,見關羽在燈下綽髯看書,大驚曰:“真天人也!”關羽長得有多雄壯威武,也就不難想像了。

魏延

關於魏延的相貌,羅本演義中有兩處比較詳細的描寫。一次是劉備投襄陽被拒時,“忽後城中一將默然跳起,引數百人徑上城樓,來殺蔡瑁、張允。此人是誰?身長九尺,面如重棗,目似朗星,如關雲長模樣,武藝獨魁。江表義陽人也,姓魏,名延。”另一次是長沙救黃忠時,“百姓視之,其人面如重棗,目若朗星,器宇軒昂,貌類非俗,乃似關將。義陽人也,姓魏,名延。”

由此,很明顯魏延和關羽的相貌極其相象,只是不知道魏延有沒有留著長髯,如果留了,簡直就是孿生兄弟一般。書中也明確寫著“如關雲長模樣”、“乃似關將”的字樣,這些在毛本里都被刪去了。

張飛

傳統的印象里,張飛是一個滿面虬髯的黑大漢,有些滿臉橫肉的兇惡,在中國演義小說中是一個常見的勇夫面譜,與《三國》里的典韋許褚、《說唐》里的程咬金尉遲恭、《說岳》里的金兀朮牛皋、《楊家將》里的孟良焦贊、《水滸》里的李逵秦明似乎都很難區別開來。

但在演義的描寫中,張飛是“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頭象豹子、眼大而圓、須硬如戟、聲音宏亮、氣勢攝人,這些都沒什麼好說的,值得注意的是“燕頷”。“頷”,就是下巴。下巴象燕子,應該是有些前突而且瘦削的,絕不是滿臉橫肉的樣子。

在《水滸》里,林沖的相貌就是“豹頭環眼,燕頜虎鬚”,和張飛竟然一模一樣!

趙雲

這個其實很多人早就談論過,但我還是再羅嗦羅嗦吧。

傳統的印象里,趙雲是一個英俊白袍小將的形象。但演義的描寫是這樣的:“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相貌堂堂,威風凜凜”。按照這個描寫,趙雲的面部比較寬闊,而且是雙下巴,和“俊”字應該關係不大。但相貌堂堂、威風凜凜是無可質疑的,後來在臥牛山周倉稱他“極其雄壯”,取桂陽時趙范稱他“堂堂儀表”,都可以證明。

有很多,在每個重要人物出場的時候通常都有這個人物的描寫,拿本《三國》看看吧

比如第一回: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傑;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姓劉名備,字玄德。

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曹嵩生操,小字阿瞞,一名吉利。操幼時,好遊獵,喜歌舞,有權謀,多機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