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鑽背後的故事

世界上首次發現鑽石的地方有:

印度:公元前4世紀,有記載“婆羅島”鑽石以砂礦的形式首次進入人們的視野,當時吸引的許多歐洲商人。

巴西;1725年在米拉斯吉拉斯(MATO·GROSS)等地發現了砂礦。

南非:1866年在優瑞卡(EURAKE)也叫“伊利加”第一次發現了出產礦(打破了人們一直認為鑽石是由河流衝擊砂礦產出的認知)。

俄羅斯:1829年發現卻無人問津直到1954年重要發現產量與南非相當,1957年開採主要的礦山“成功”“佳節”(產量占85%)現在主要產地為雅庫物。

薩伊:1958年發現,即剛果

澳大利亞:1979年於鉀鎂煌斑岩中發現,阿蓋爾地區是世界最大的鑽石礦。

世界名鑽(這裡我就不按順序介紹了):

1.霍普鑽石:就是我們常說的“希望之鑽”又稱為“厄運之鑽”是由一個法國商人從印度帶到法國買給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法國大革命皇宮洗劫一空,這顆三角形重達67.5ct的鑽石失蹤了。

1830年約1年後,以橢圓形,重45.52ct出現,被銀行家霍普買下,(估計是被切成了橢圓形)。因為擁有者都常遭遇莫名其妙的災難,故稱為“厄運之鑽”。又名霍普鑽石。ⅡB型藍色鑽石,後來被美國商人哈里·溫斯頓買下,1958年送給了華盛頓史密斯博物館中收藏。

2.光明之山:於17世紀產自印度被切磨成了圓玫瑰型,1852年被改切為橢圓多面型,重108.9ct現鑲在伊莎白女王的王冠上,現藏與倫敦塔的珠寶館。

3.南非之星:南非發現的第一顆大鑽,1868年,牧童在奧蘭治河邊發現。重21.25ct,切磨成10.73ct無色。

4.庫里南:1905年南非普雷米爾礦區發現,由地表部經理髮現,原石重3106ct比這之前發現的最大鑽石高貴無比還大了3倍。

JOSEPH ASSCHER經過6個月的切磨,加工成9顆大鑽,96顆小鑽。

最大的兩顆:庫里南1號重530.20ct無色,梨形,74個刻面,又名非洲之星;現鑲在英國國王的權杖上1995年前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成品鑽。

庫里南二號:重317.40ct;坐墊形,有68個刻面,鑲在英國國王的皇冠上。

5.普雷米爾玫瑰(PREMIER ROSE):1977年4月,南非普雷米爾(PREMIER)礦區發現重350.90ct,無色無暇,由切磨師ROSE MOUW切成了3顆。

PRMIER ROSE:137.02ct

LITTLE ROSE:31.48ct

BABY ROSE:2.11ct

6.世紀之鑽:又名百年紀念原石599ct,發現於1986年,正值戴比爾斯公司成立一百周年故得名,成品鑽重273ct。

7.金居比利鑽:1986年南非普雷米爾礦區產出,金褐黃色,原始重755.50ct,被戴比爾斯公司切磨成火玫瑰琢型重545.67ct

1995年泰國展銷會上露面,正值泰王加冕50周年慶典,泰國商人共同買下送給泰王。又稱金色慶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成品鑽。

我們身邊的很多朋友都問鑽石不就是石頭嘛~為啥那么貴~我想說的是鑽石的價值其實在當人們發現的時候,主要體現在了稀少,都說物以稀為貴嘛~我相信當時間在傳承這鑽石文化和歷史,還有那一段段傳奇故事時其中的精神價值就早已將其超越。

現在就聊一下為啥我們定製婚戒的過程中鑽石會那么貴,首先開採成本上來講:首先用破碎機進行破碎,再利用重力分選的形式去掉不要的廢石,在利用油脂傳送帶進行回收,利用重礦物帶有磁性用電磁鐵加傳送帶進行分選,最後還要進行人工手選(工作環境相當艱苦),礦山開採平均每天都會動用上百輛大型器械,而且平均3~4噸的礦石中才能開採出1ct的鑽石都還不一定是寶石級鑽石。

在精神上戴比爾斯公司在鑽石的推廣上也是做出了大量的投入在90年代前在中國每年的廣告投入的經費就超過了2億,在廣告中的台詞“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就來自戴比爾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