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在黑暗中拼搏

:經歷了命運的磨難,勇於挑戰自己,你才能獲得成功,這就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給我的感想。

今天我坐在院子裡,靜靜地捧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細細地品味著書中的韻味,不一會兒我就被故事的情節給吸引了。

這本書主要講了海倫·凱勒以自己頑強的意志與毅力戰勝了一切困難,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學會了英、法、德等多國語言,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大學學業的盲聾人。

放下書,我久久不能忘懷海倫·凱勒的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這是一種多大的毅力啊!一個盲聾人是如何做到完成大學學業的?是毅力!是海倫·凱勒那種自強不息的毅力。是她付出了比常人多得多的努力。

可每當我們遇到困難,總會輕言放棄。回過頭想想,那一次次沒有堅持下去的事情,令我懊悔當初。當我騎腳踏車摔跤後輕言放棄時、當我畫素描畫不下去想要放棄時、當我不會做數學題輕言放棄時,我真應該繼續將它做完。如果困難是一座高聳無比的山峰,那我們就是要爬上山峰的人,只要你堅持爬上去了,就能獲得成功,見證天空是多么美麗,雲朵是多么潔白。可是有多少人在未到達頂峰前就說:“太累了,我不爬了。”你該有多可惜啊。

著名作家張海迪在5歲時因患了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癱,但是她並沒有因此事而沮喪,她在殘酷的命運面前,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跟疾病做鬥爭,她雖然不能進入校門,但她卻發奮學習,讀完了國小到中學的所有課程,經過自己的努力,她成為了吉林大學的哲學碩士學位,贏得了他人的尊重。

有句話說得好: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只有經歷了命運的磨難,勇於挑戰自己,你才能獲得成功。

作者:尤佳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