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霍金》有感作文

讀《霍金》有感作文(1)

今天,我讀了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霍金》。文章主要講述了霍金克服癱瘓造成的生活上不便和工作上的困難,在科學史上做出的貢獻的故事。

霍金用強烈的使命感和極其堅強的意志震撼了全世界。“讀書必須依賴一種翻書的機器,讀獻文的時候需要請人將每一頁攤大桌子上,然後他驅動輪椅如蠶吃桑葉般逐步閱讀……”這句話將我深深地震撼了!一個癱瘓的人,竟在精神上沒有放棄自己,繼續攻讀大量的書籍,這種精神是何等寶貴!這種意志力是平常人所擁有的嗎?這種舉動是平常人能做到的嗎?正是在人生最低谷的時候,霍金沒有放棄自己,才造就了他現在的成就。

古人說:“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霍金就像那小小的水珠,一步步穿透擺在他面前如此高大的石頭。從常理上說,霍金可能會一蹶不振了,可是憑著一股永不放棄的信念,霍金重新站起來了,一步一步地邁向科學的顛峰。古人曾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霍金就是那位有心人,跨過他面前一個又一個的障礙。

古今中外,又有多少身殘志不殘的偉人?海倫凱勒就是其中之一。因為一場大病,使她三殘,可她仍然沒有放棄人生希望,發奮圖強,親手解開纏在心裡的結,創造了一部部文學巨作;保爾,先失明後癱瘓,上帝對他是多么無情,可他卻拿起筆,開始了寫作的道路……他們和霍金一樣,身殘志堅,他們對命運的宣戰,深深打動了我們。

堅強的意志是霍金成功的基礎;永不放棄是他走向顛峰的手杖;強烈的使命感是他登上最高峰的雙腳!他是誰?——科學巨人,史蒂芬。霍金。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是我們前進的動力;他是我們追逐的目標!

永遠記住他——史蒂芬·霍金。

六年級:轉身淚傾晨

讀《霍金》有感作文(2)

前一段時間,我們學習了《輪椅上的霍金》一文,令我感觸頗深,心潮澎湃。 人稱“宇宙之王”的霍金,21歲時患上了會導致肌肉萎縮的盧伽雷氏症。不久完全癱瘓。1985年,他因肺炎做了穿氣管手術,從此再也不能說話。醫生曾診斷霍金只能活兩年。但他卻一直頑強地活了四十多年。而且,他正是在這種舉世公認的艱難中發現了黑洞的蒸發性,推斷出黑洞的大爆炸,成為天體物理學之泰斗……並被選為最年輕的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成為只有像牛頓那樣的大科學家才能躋身的盧卡遜數學講座的教授。不僅如此,他並沒有認為,命運殘酷地使他失去太多,相反地,他認為自己應該為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而高興。 由此可見,霍金有著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和勇敢堅強的人格力量。他不僅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物理天才,還是一個樂觀向上、正是命運的、令人折服的生活強者,一個非凡的人! 霍金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很多。其中,我最欣賞的是他那勇敢頑強的人格力量和樂觀向上、正視命運的精神。因為,如果他不勇敢頑強,不樂觀向上,不正視命運,那么他連活下去的勇氣都沒有,哪來的科學成就?即使他苟且偷生,那必定是碌碌無為,鬱鬱而終,絕不會有這么大的成就。甚至可以說,勇敢頑強的人格力量和樂觀向上、正視命運的精神是他成功的最大原因。 回溯歷史,像霍金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如貝多芬,生活在無聲世界裡的他用美妙的鏇律詮釋了命運在自己手中的道理;荷馬,終日不見光明的他用曾經專屬於光明世界的詩歌訴說了他對光明的嚮往和追求;高士其,感染甲腦病毒,全身癱瘓,口齒不清的他用口述而成的500萬字的科普作品,實現了他的理想——將科學和文明遍撒人間;杏林子,身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她用感人至深的文字讓世人為她的堅強與不屈而感動……這些人不正和霍金一樣,都是靠著勇敢堅強、正視命運和樂觀向上的精神才取得成功的嗎? 我們的任何困難都不能與霍金的相比,但我們在生活中做到了不怕困難嗎?我原來很討厭練習書法,總是不能靜下心來練字。讀了這篇文章後,我知道了:霍金遇到了那么大的困難都沒有放棄,我遇到這么小的困難就更不該放棄了。我決心克服所有的困難,練出一手好字! 《輪椅上的霍金》告訴我們:這樣像霍金那樣,有著勇敢堅強的人格力量,和樂觀向上、正視命運的精神,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創造輝煌。

六年級:包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