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氣息卷卷有

如果家是一條潺潺的溪流,那么家風則是這溪流的源泉;如果家是走向幸福的大門,那么家風則是打開這扇大門的鑰匙;如果家是一盞蠟燭,那么家風則是點燃它的火苗;如果家是一幅永遠畫不倦的風景,那么家風則是這幅畫帶來的每一遍遐思的朝霞。良好的家風是一盅藥,只有堅持去嘗,才能體會其中神奇的療效。良好的家風總是猶如杜甫《春夜喜雨》中的那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家風的形成離不開一代甚至幾代人的積澱和努力,家風總結了家庭無數的得與失以及其經驗,最後才總熔鑄成了一個家庭的結晶。滾滾歷史長河中,傳承已久的家風也各有千秋:岳飛的精忠報國,一個“忠”字,則是岳家的家風;林則徐一生崇尚節儉,一個“儉”字,則是林家的家風。在泱泱數千年的中華文化中,家風的傳承隨處可見。能在一個擁有良好家風的家庭中成長,可謂是人生最大的榮幸。為什麼這么說呢?良好的家風能夠塑造一個人的人格,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這時也是給年幼無知的小孩子打下人生基礎的關鍵。擁有良好的家風就能夠比別人更早地認知生活。從小就被良好家風薰陶著的人,大部分都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積極向上、有責任心、懂得敬畏、懂得珍惜,而且善於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使自己的生活過得十分充實。

對我來說,家風就是昨夜依舊未眠的嚴父,就是今晨忙碌不休的慈母。

聽奶奶說,我小時候就是個脾氣暴躁的孩子,動不動就會大吵大鬧,弄得全家雞犬不寧。爸爸在外面工作回來以後,知道了我的脾氣,便毅然決然地換掉了工作,每天都回家。我總是靜不下心來看書,爸爸空閒下來就會拿本書和我一起看,我總愛把小腦袋湊到老爸臉旁,咯咯地笑著,對著那些書蒙一半看一半。爸爸看的書大多內容我都不太懂,爸爸有時會徹夜不眠地給我改編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總是經歷很多磨難,但都憑藉自己面對任何事情的鎮定自若克服了困難。也正是由於這些引人入勝的故事,我才一改原來的脾氣,變成了一個沉著冷靜、有條不紊的女孩。

媽媽是一個孝順的人,她清晨早早起來做完家務,一有空就會陪奶奶聊天,幫奶奶做一些家務活,不讓奶奶累著。媽媽更是一個善良的人,她經常幫助一些兒女不在家的老人做一些家務。這種善良孝順的家風,使我也成了一個像媽媽那樣的人。

影響我的家風其實有很多,爺爺傳承下來的濃濃的書卷氣息,奶奶為人處世的道理,舅舅拼搏向上的毅力……良好的家風可以使人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不急不躁、不卑不亢、溫文爾雅、舉止規範、知書達理、光明磊落,散發出一種與眾不同的氣質。家風其實是一種最為無言的教誨,瀰漫於整個家庭之中,使家庭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夠深受感染。

有人說家風是參天大樹的根,有人說家風是冬日天空上的暖陽,有人說家風是刻骨銘心的教誨。我想說,一個家庭的家風就是一首寫不完的長詩,是一部讀不盡的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