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食開胃七樣菜

七樣菜又叫七樣羹,是潮汕民間頗具地方特色的一種飲食習俗,於每年農曆正月初七,將七種蔬菜一起炒著吃。這七種蔬菜一般是指:春菜、大芥菜、厚合(正名莙達菜,別名忝菜、甜菜、冬葵,“厚合”

是潮汕地區的叫法)、芹菜、蔥、蒜和韭菜。對此不了解者,或許會以為七種味道拌起來,肯定不大好吃。其實不然,這道菜不僅味道獨特,而且還寄託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望。春菜寓意春天來臨,大芥菜寓意大發財,芹菜寓意勤勞,蔥寓意聰明,厚合與蒜寓意諸事合算,韭菜(潮汕話讀久菜)寓意長長久久。

這道菜的製作方法簡單,視食用具體人數而定,買這七種蔬菜適量,洗乾淨後切成寸把長,放一把炒熟即可;也可炒熟後加些豬骨湯(以滿到菜為佳),文火煮10分鐘即成,味道會更鮮美些。

潮汕地區吃七樣菜的歷史悠久,以前聽老一輩人說,這種飲食習俗是從中原地區流傳而來的,因為潮汕人是中原一帶百姓遷居於此的後裔。後來我查相關資料,才知道在南北朝時期,梁朝的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晉時,南人以七樣菜為羹”。

這道菜除了寄寓著老祖宗吉祥如意願望,其實站在健康的角度,也有其獨到之處。春節親友相聚,免不了大魚大肉,吃了那么多油膩的東西,滯留於腸胃,吃七樣菜能起到清除淤積,消食開胃的作用。潮汕地區有這條俗語:“七樣羹,七樣羹,大人吃了變後生(年輕),奴仔(孩子)吃了變紅芽(指面色紅潤),姿娘仔(小女孩)吃了如拋(朵)花(指變得美如花)。”瞧,七樣菜的保健作用不是吹的呀!

六年級:1164615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