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美味

在我的記憶里,常有一些熟悉的味道在我腦海里閃過。隱隱約約牽引著我,想到了家鄉。那種熟悉的味道是家鄉的味道,不斷刺激著我的味蕾,揮之不去。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的生活。

小時候的家鄉雖然稱不上繁華,但這裡物資豐富,不愁吃,不愁喝,偶爾還能吃到人間美味。我七八歲時,就喜歡和村裡的小夥伴,四處覓食,尋找人間美味。那就是茅草。把茅草抽絲剝繭,最後只剩下一小段毛絨絨的白色的甜根,含在嘴裡,甜津津的,那就是我們小時候的零食。茅草滿山遍野都是,隨便找幾根,還可以把甜根洗乾淨,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等它自然晾乾,就可以把它磨成粉。加上少許鹽,和水揉成團,在把它做成餅的樣子。既可以蒸,也可以炸,也可以煮。味道及其鮮美,它的名字叫茅草餅。現在幾乎看不到茅草餅了,這種味道一直縈繞心頭。我也可以說是嘗遍許多菜了,但現在想起來,還忍不住咽口水。

我的家鄉里,還有一條清澈的小河。小河雖然不太深,但這裡孕育了許多魚蝦。炎熱的夏日,我們最愛到河裡去捕捉魚兒。那時候的魚十分容易捕捉,不像現在的魚兒,精著呢。那時候的泥鰍個個像棒槌一樣大。偶爾可以捕捉到藏在石縫見的小螃蟹,可以蒸,炒,煮,煎。滴上幾滴油,那味道真是絕了。可惜現在吃不到這樣的味道了。

時間飛速流逝,變的是事物,不變的是縈繞心頭的家鄉味道。

六年級:張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