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遺失的美好

善是人類文明中最重要的價值取向。每個人都應該顯現自己的人格之美,品行之美,給予他人幫助,為我們社會營造一個溫暖的氛圍。一棵樹不能改變氣候,但是一片森林可以改變,一個人向善改變不了社會,但是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努力就可以改變,去不斷消除那些不和諧的因素,創造和諧的一切,社會的和諧才能如期而至,才能發揚儒家的“仁愛”“仁義”墨家的“兼愛”。展望社會百態,善的足跡千溝萬壑。但身邊的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僅僅需要伸出一隻手幫他們一把,然而就是這么簡單,為什麼沒有一個人肯幫助他?那就更不要提生活在社會邊緣的陌生人了,我們是否了解過他們?是否在意過他們?我們的心在塵世中飄遊,不停地出入於金錢名利的場所,已疲乏得無力去承載,去感味。為什麼我們變得如此冷漠?難道社會已變成一個冰封的天地?我們在這“灰塵滿天”的世界,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然而精神是否得到了升華?我們迷失了自己,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不顧他人,麻木了感情,所有的感動都化為雲煙飄散而去。

很悲涼也很無奈。當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與隱藏都已成了習慣,那悲涼才是我們所無法承受的,而我們是否能嘗試打開心靈中那緊閉了許久了的窗戶?春晚的小品節目“扶不扶”引起了我們對人生的反省,諷刺那冷漠的社會現象,真實的為我們詮釋了善的含義。一個老人摔倒在地,往來的人們都視而不見,那唯一願意扶的人也出現了極其複雜的心理,但是他最後還是不顧流言把老人扶了起來。“人倒了可以扶起來,可人心倒了就扶不起來了”這一句話引起了多少人的深思。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類似的事情。老人摔倒在寒風中,那單薄的衣服不足以抵禦寒冷,蕭瑟在風中,但是迎來的更多是人們的冷眼,而在老人那孤獨無奈的眼中,流露出的淒涼我們卻視而不見。而那些想去扶的人,也遭受勸阻“萬一他在騙你說是你把他推倒的怎么辦?不要被訛了”這樣的一幕幕涼了多少人的心。是否我們應該好好得反省一下!

但是,在社會中還是有一些人仍在播撒著善與愛的種子,正在傳遞著“真善美”的正能量。最美中國人陳俊貴為了班長的一句話“看望我的父母”之後從未停止尋找班長的父母,雖然找到時父母已長眠於世,但是他決定一生都守在那墳前,將這仁義的境界發揮到了極致。比爾蓋茨,一個世界聞名的大富翁,他不像有些人所說的那樣,善良隨著金錢的增長而退化,他為解決世界貧困人民所面臨的健康危機,他捐給愛滋病,結核等一些威脅全球人民健康疾病的治療費用高達上千萬元。黃旭華把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獻給了核潛艇研究,不顧生命的危險,親自下海實驗帶領團隊,製造出我國第一代核動力潛艇.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走向了世界的前列。那一種勇於獻身,求真尚美的精神是我們學習的典範真善美照亮我的道路,並不斷地給我勇氣,去愉快地正視生活。

這種高尚的品質屬於文明高尚發展得良好的人,屬於更民主發展富強的社會,這不應該隨著時代的潮流而褪變,更不應該像愛因斯坦所說的那樣“善良似乎是一個早就過了時的字眼,在生存競爭中,在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中,利益原則與實力原則早已代替道德原則”它應該隨著社會的發展而得到升華。科學教人求真,人文教人向善,生活教人尚美,這不是我們一直所追求嚮往的嗎?“真”,真在我們求學求真的過程,努力去探索未知世界;善”,善在生活中顧及社會與他人;“美”美在內心,懂得感恩與寬容。

真善美包容“五心”,愛心,謙卑之心,讚美之心,包容之心與感恩之心。懂得愛自己,親人,朋友,用一顆真誠的心相互扶持,寧可自己受苦也不讓朋友親人受傷,走完這段充滿荊棘,難於蜀道的旅程;懂得讚美那些稍縱即逝的美麗瞬間,愛會在讚美中誕生,友誼會在讚美中產生,親情會在讚美中升華;懂得感恩,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個生命,用包容的心對待每一個人,學會感恩,哪怕只是很微小的,亦足夠了。

儘管真善美在現代社會中不斷遺失,但是人們還是嚮往著它們,它是一種智慧,一種精神,一種品質,一種力量,讓生活之花盡情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