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之夜作文

中秋之夜作文(1)

抬眼望,一輪皎潔的明月在明亮的夜空中掛著,星星們在她的身邊聽月亮姑娘講中秋節的故事。

在這團圓之夜,我的爸爸從外地趕回來,姑姑、姐姐和小妹妹都來了,我們都沉浸在中秋團圓的喜悅之中。

我和妹妹在灑滿月光的陽台上,一邊吃著月餅,一邊追逐打鬧。害羞的月亮姑娘想看看月餅是什麼餡的,躲在雲朵後張望。啊,是月光餡的!跑累了,就躺在凳子上,沐浴著月光。天上,掛著一輪皎潔的明月。彎彎的月亮船變成了一個圓圓的餡餅,不禁讓我吟誦起《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這時,我仿佛看見了一隻玉兔正和嫦娥在一起共餐,我饞得直流口水。月亮變成了一片扁扁的毯子,載著我飛上了天。我和嫦娥玉兔一起共餐,欣賞著中秋團圓之美。

可是,在這團圓佳節,卻又有多少人在他鄉漂泊?雖然不能團圓,但我們看到的都是同一個月亮,我們都是同一條心,我們都是思念著親人,我們都是在吃月餅,我們都是沉浸在美麗的月夜之中。雖然不在一起,可我們相信,親人們一定在想念我們!

過了好久,我才回過神來。

月亮啊月亮,請你把我們的思念之情告訴遠在他鄉的親人吧!

六年級:張姝珩

中秋之夜作文(2)

丹桂飄香遠,皓月千里圓。一年中的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到了。

雖然天氣還是像夏天那樣炎熱,可是我們家在一座山上,自然不然了,反而還有一陣陣微風吹來。傍晚,好涼爽!

我們一家人坐在花園嗅著桂花的清新芳香;回味著剛才那一頓美味的團圓飯;吃著又香又甜的月餅;看著天空中那一輪明月。

我看著這月兒發著一點點微弱的光芒,像一個撒滿珍珠的玉盤。他照亮了整片天空。我想到了爸爸曾經給我講的《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吳剛伐桂》……故事。可是我怎么也記不得《吳剛伐桂》的故事了。

爸爸好像會讀心術一樣,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桂花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面有一個人常在砍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花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到了天界,可是犯了錯誤,受到了這樣的懲罰。這就是吳剛伐桂的故事。

中秋的月好像也正為此感人之舉默默流淚。她,繁忙的信差,祖國人民的安慰由她傳達。那么,原來思念.溫柔.美好.恬靜的象徵中,更應添上一筆關愛和幫助,使無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這月光雖不及太陽熾熱的光芒,但卻更能喚起聯想——在困難之時,一定有人伸出無私的手,給你幫助和溫暖。這聯想不是對世俗的乞求,而是我們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類年輕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納百川,這中秋圓月仿佛是平靜的大海吸收這每個人的思索,在她的溫柔恬靜中,思索的波濤也在緩緩地釋放,化成雲霧環繞其周。這是意境,注入新象徵的意境。

月亮,中秋,故事真美。

六年級:阿克希亞

中秋之夜作文(3)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中秋之夜慶團圓!今天,又剛好是中秋節。我們想月亮一定會早早的出來了。於是,一到傍晚,我們一家人就拿上月餅和其它的食品準備上樓頂觀賞觀賞月亮。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可是我們還沒發現月亮的身影,但我看見了新都的景色——一座正在建設中的現代化田園城市,遠近高大雄偉的建築物密密層層的排列著,在夜幕的籠罩下,仿佛蒙上了一層層薄薄的輕紗,影影綽綽,迷迷茫茫。無數條大街小巷相互交叉著,就像一張精心織成的大網。花花草草也被夜的降臨披上了一層乳白色的外衣。爸爸說:“算了,我們先吃月餅吧!”桌子上的月餅種類真多:有豆沙的、有牛肉的、還有脆皮的……形狀有愛心的、有方形的、還有圓形的……我咬了一大口豆沙月餅,啊!真甜! 就在我們吃的津津有味的時候,不知誰叫了一聲:“月亮出來了!”我們的目光立即投向遠方,只看見姍姍來遲的月亮像個害羞的姑娘,羞羞答答地躲在雲層後面向人窺視,直到發現沒什麼動靜,才閃出那婀娜的身姿,出現在空中。它的臉上泛著紅暈,可愛極了! 月盤是乳白色的,在月亮旁邊有遠遠近近的、稀稀朗朗的幾顆星星。在月亮下面有一些雲朵,顏色很奇異,有時是黑色的、有時是藍色的、還有時是灰色的。一看見月亮,就讓我想起了嫦娥和玉兔…… 時間已經悄悄地溜走了,我們應該回家了,可我還沉浸在美好的回憶中,爸爸輕輕地捅了我一下,我忽然驚醒,一看錶,已經深夜了,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房頂。 這一次,我們一家人在中秋之夜觀賞了那又大又圓的月亮,這使我們無比愉快、難忘! 

六年級:夏日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