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登泰山

大家都知道李健吾先生的名作《雨中登泰山》吧,真得很湊巧,我也有幸在雨中登泰山,體驗了一下大文豪的風範和意境。

期末考試完畢,媽媽決定讓我親自體驗一下“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7月4日一大早,我們一行5人來到泰山腳下,從岱宗坊出發,開始了登泰山之旅。天陰沉沉,一會兒飄起來了如絲如縷的濛濛細雨,沒有烈日炎炎,太陽當頭照的灸熱;也沒有電閃雷鳴,大雨傾盆的驚駭,真是倍兒爽。我們興致勃勃,感覺如履平地,健步如飛。剛走到壺天閣,老媽就氣喘吁吁,落在了後面。老媽不得不承認自己已經不再年輕,是她拖了我們的後腿。媽媽一個勁的感嘆“歲月是把殺豬刀,刀刀催人老”。我們一邊等老媽,一邊趁機觀賞山中美景。站在台階上往兩邊看,樹木清翠,松柏像一個個士兵,傲然挺立;路旁的野花萬紫千紅,一座座山峰連綿起伏,滿眼都是鬱鬱蔥蔥,我們置身於這天然氧吧,真得令人心曠神怡!綠色的植被,灰色的石頭,綠加灰真是絕妙搭配。到了步天橋,老媽實在走不動了,讓我們先到中天門邊吃飯邊等她,她自己走十步歇五步,最後和我們在中天門會合。中天門到了,我們開始“補血”——吃飯。我們先幹掉了一大堆火腿腸、八寶粥、雞蛋。讓我奇怪的是,原來我極少吃的雞蛋現在吃起來也這么香。“補血”完畢,休息一會兒,一個笨拙的身影出現了,老媽終於蝸牛般地爬了上來。之後,老媽把隊長的職務讓給邵阿姨,她自己乘索道和我們在南天門會合。過了中天門,真得是“風光在險峰”,風景比下面要好百倍以上。往上看,隱隱約約可見雄偉的南天門仿佛就在眼前,彎彎曲曲的十八盤像一條長長的絲帶自天空垂下。在雲步橋,我們用寶特瓶接了清冽的山泉水決定帶回家來。我們蹲下來,踩在石塊上,捧一捧山泉水撲在臉上,真得很清爽。拾級而上,來到了十八盤,十八盤果然名不虛傳,真得是“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還十八”,一開始台階還寬,後面越來越窄,特別是緊十八盤真得很陡峭,仿佛一不留神就會墜入萬丈深淵。不一會兒,我們頭上、衣服都濕透了,不知是雨水還是汗水。走出十八盤,咦,周圍霧蒙蒙的,意境好美,好詩意啊!這感覺不是霧裡看花,又不是水中望月,只是仿佛置身於仙境,我們陶醉其中。原來這就是有名的“升仙坊”,和十八盤相比簡直是兩重天,我想這一定是大自然的傑作吧。雲霧繚繞中我們繼續攀登,在仙境中我們一直到了和老媽的會合地——南天門,霧氣依然沒散,反而加重了,老媽說這就是泰山四大奇觀之一——雲海。果然,這種仙氣像雲一樣飄浮,而且就像被風吹著流動,一大片一大片的雲朵就在身邊涌動。在南天門一股寒意襲來,真是“高處不勝寒”,雨也下得大了一些。於是我們又買了雨衣,一方面為了遮雨,另一方面為了禦寒,冒雨到了玉皇頂,我向世人宣布:“我征服了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