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

維也納是一個城市,也是一個州。這個州的面積僅是全國領土的百分之零點五,但是全奧地利的人口有五分之一集中在這裡。維也納是奧地利共和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奧地利聯邦議會、國民議會、總統府、總理府、國家政府各部委和最高司法機構都聚集在這個城市裡。維也納是昔日奧匈帝國的首都,以往的豪華氣派尚存。她是歐洲最古老和最重要的文化、藝術和旅遊城市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維也納人把滿目瘡痍的城市重建起來。如今,維也納的所有歷史建築都得到了整修。隨著奧地利加入歐盟,維也納重新成為東西歐商業和經濟往來的中心。對於遊客來說,維也納有著千姿百態的面貌。音樂崇拜者會為一場音樂會而不遠萬里,前來拜訪音樂的聖殿。對於很多遊人來說,漫步在迷人的多瑙河畔是十分讓人嚮往的。

維也納有“多瑙河的女神”之稱。環境優美,景色迷人,冬溫夏涼。東阿爾卑斯山支脈維也納林山伸展於西郊,綠林成片。山之西是華麗住宅區,有花園及葡萄園圍繞。多瑙河流貫市內,水碧山秀,風景如畫。登上城西的阿爾卑斯山麓,波浪起伏的“維也納森林”盡收眼底;城東面對多瑙河盆地,可遠眺喀爾巴阡山閃耀的綠色峰尖。北面寬闊的草地宛如一塊特大綠色絨氈,碧波粼粼的多瑙河蜿蜒穿流其間。房屋順山勢而建,重樓連宇,層次分明。登高遠望,各種風格的教堂建築給這青山碧水的城市蒙上一層古老莊重的色彩。市內街道呈輻射環狀,寬50米,兩旁林蔭蔽日的環形大道以內為內城。內城卵石街道,縱橫交錯,很少高層房屋,多為巴羅克式、哥德式和羅馬式建築。中世紀的聖斯特凡大教堂和雙塔教堂的尖頂聳入雲端,其南塔高138米,可俯瞰全市。香布倫宮為哈布斯堡王朝的夏宮,有希臘式建築、雕像及噴泉。多瑙河及多瑙運河間的島上有大公園。1869年建成的國立歌劇院,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1857年建的57米寬、4公里長的環形大道兩旁為博物館、市政廳、國會、大學和國家歌劇院等重要建築,成為歐洲最優美的城市通道之一。環形大道與另一相平行的環行路之間為中間層,這一帶為商業區、住宅區、也有宮殿、教堂等夾建其間。第二環形路外為外層,市西有幽雅的公園,美麗的別墅以及其它宮殿建築。在這眾多的宮殿中,以位於城西南部的舍恩布龍宮引入注目,這是奧地利歷史上繁榮時期的一個遺蹟。城區東南部的“美景宮”為18世紀初卡爾皇帝為抵抗土耳其入侵立下戰功的歐根親王所造。東北郊和南郊是工業區,有冶金、機械、汽車、鐵路車輛、化工等部門,服裝及印刷產量占全國一半以上。幾世紀以來音樂一直都離不開維也納,與它緊緊相連。它是孕育出音樂天才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和約翰·施特勞斯的聖地。維也納悠久的音樂遺產延續至今。聞名全世界的維也納交響樂團和維也納兒童合唱團在世界各地的巡迴演出中永遠得到爆滿觀眾的熱烈掌聲。而維也納音樂學院不斷的孕育出在國際音樂界脫穎而出的樂者。除此之外﹐維也納豐富活躍的現代熱門音樂舞台及場所吸引了不少的年輕人。如果您喜歡音樂,維也納絕對讓您無法忘懷。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人們在漫步時,隨時可以聽到那優雅的華爾茲圓舞曲。夏天的夜晚,公園裡還舉行露天音樂演奏會,悠揚的樂聲摻和著花草的芬芳,在晚風中飄溢、迴蕩。維也納的許多家庭有著室內演奏的傳統,尤其在闔家歡樂的時候,總要演奏一番,優美的鏇律傳遍街頭巷尾。更有趣的是,在舉行集會、慶典甚至政府議事時,會前會後也要各奏一曲古典音樂,這幾乎成了慣例。

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時代的輝煌為維也納留下了不計其數的雄偉建築,而作為“音樂之都”也吸引了貝多芬、莫扎特和馬勒等眾多音樂家,繼承了他們的古典主義音樂作品和文化遺產,使得維也納成為一座遠近聞名和深受歡迎的旅遊城市。

維也納永遠充滿著多姿多彩、引人入勝的文化節目。無論是古典音樂或現代戲劇、電影、舞導演出或歌劇、音樂劇、藝術展覽或音樂會及演唱會,無論您何時駕臨、您都會有無限的發現及深刻的印象。您也可以悠閒地坐在聞名世界、氣氛濃厚的維也納咖啡廳喝杯咖啡,或拜訪一流的傳統葡萄酒場(heurige)。在維也納您還可品嘗到歐洲各國高級的烹飪技術。

遊客乘坐具有維也納特色的馬車行走在維也納的內城即老城,老城的中心是維也納的史蒂芬大教堂,老城內還有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霍夫堡、皇宮、奧地利最繁華的步行街大街、有名的蛋糕店和旅館、富麗堂皇的環城大街,還有各式各樣的酒館、爵士酒吧、舞廳和藝術畫廊等。維也納的大部分旅遊景點常年開放,比如美泉宮、霍夫堡皇宮(hofburg)、貝爾佛第宮(schlossbelvedere)和維也納博物館區(museumsquartier),遊客大多選擇夏季來旅遊,也有不少遊客在每年12月來到維也納參加聖誕市場。哈布斯堡王朝在維也納的美泉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而市中心的史蒂芬大教堂是維也納的標誌。

維也納同時也是一座國際會議城市,2024年共承辦了147項國際性會議,超過了巴黎和新加坡,成為世界最受歡迎的國際會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