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遊記

華山,亦稱太華山,為我國五嶽之西嶽.它位於陝西省關中平原東部的華陰縣境內,距西安市120千米,

華山奇峰聳立,絕壁巍峙,懾人魂魄。華山,東、南、西、北、中,五峰環峙,雄奇險峻,高擎天空,遠而望之狀若一朵蓮花,故名華山。華山向以險著稱於世。

玉泉院登華山自古只有一條路,華山腳下的玉泉院是登山的起點。玉泉院傳為五代隱士陳摶所建。園內綠蔭蔽天,建築宏偉,迴廊曲折,清泉甘美,為游賞佳地。

由玉泉院出發,順著明淨清涼的山泉而上,經五里觀、石門、莎羅坪、藥王洞、毛女洞、雲門、到青柯坪。坪東有一巨石,叫“回心石”,正處於華山第一道險境千尺峒之下,遊人至此,仰觀千尺峒,石梯在懸崖峭壁上盤鏇,遊人在此需手攀鐵索,沿陡峭、狹窄的石縫的垂直石級向上攀登,面對倚天峭壁,令人望而生畏,因此不少遊人至此膽怯而歸。

出千尺峒天井不遠,便是白尺峽,這裡是登山的第二道險關,兩壁高聳,中夾有一塊崩落下來的巨石,人從石下過,驚心動魄,抬頭望去,石上題有“驚心石”三個大字。出峽再過仙人橋、俯渭崖、車廂谷、黑虎嶺等小險處又來到了登山第三險關——老君犁溝,這是夾於陡峭石壁間的一條溝狀險道,溝深不見底,傳說古代太上老君到此見無路可通,就牽來青牛,一夜之間犁成這條山溝,作為登山通道。溝的盡頭就是被稱為“猢猻愁”的陡峭崖壁,再向前進,就到了華山的北峰。

北峰又名雲台峰,山勢孤聳,三面都是絕壁,只有一道山嶺通往南面山嶺,形勢十分險要。影片《智取華山》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從北峰繼續距到了登華山的第四險關---擦耳崖,因路窄且以依壁臨淵,遊人無不貼壁擦耳而行(現臨崖已築護欄)。再經上天梯、日月崖等險道便是著名的蒼龍嶺,

它是通往華山東、南、中、西諸峰的必經險道,其長不足1千米,寬僅1米左右,兩邊是萬丈深淵,遊人走到如此奇險無比的嶺脊,每每令人怯步。傳說,唐朝詩人韓愈,來到此地,為此險境嚇的號啕大哭,把隨身帶的詩稿和與家人訣別的遺書一起丟下崖去,至今崖上還刻有“韓愈投書處”諸字。

金鎖關越過蒼龍嶺,便來到了金鎖關。這裡可清晰看到東峰、南峰和西峰。三峰之間有一小盆地——蓮花坪,三峰匯於坪中,小窪地積水而成玉井。每逢雨季,玉井的水在東西兩峰間溢流而出形成飛流直下的瀑布,成為華山勝景之一。此外,在蓮花坪的密林還有鎮岳宮。

金鎖關是通往東峰、南峰和西峰的咽喉,這裡有兩條登山的路:一條路往南,經中峰、東峰、南峰而達西峰。因遊人一般從西峰的東面下山,所以如果要游遍諸峰的話,則以第一條路去東峰方向為宜,如不去其它諸峰,僅到西峰的話,則可繞過鎮岳宮之上西峰。下面按第一條路線順序介紹。

中峰有稱玉女峰,傳說春秋時蕭史善吹洞簫,簫聲引動秦穆公女兒弄玉的愛慕,弄玉毅然放棄宮廷生活跟蕭史到此隱居,因而峰名玉女。峰上建有玉女祠,並有玉女洗頭盆。

東峰又稱朝陽峰,峰頂有台,是觀日出的好地方。峰東北有仙掌崖,為關中八景之一的“華岳仙掌”。相傳古代河神巨靈為劈山放水所留下的手掌櫻峰上還有甘露池、下棋亭等勝跡和鷂子翻身險徑。鷂子翻身是一塊三面凌空上凸下凹的巨石,上垂一條鐵鏈,人們必須雙手緊握鐵鏈,腳踏石窩,面壁挪步。到石崖盡頭,兩處互不相連的石罅斷了去路,一根橫木插在石縫中,遊人要像鷂子翻一個身才能邁上對面的峭壁,下達博台。博台又叫“下棋亭”,傳說是陳摶與宋太祖趙匡胤下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