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中華民族,泱泱大國。

華夏民族,浩浩湯湯。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漸漸變得崇洋媚外。外語取代了母語在許多國人心中的地位,民族魂魄正漸漸遠離我們。

當電子郵件取代了飛鴿傳書,當自來水管告別了古井溪流,當潮流英文歌取代了古典樂,國人的愛國精神也漸漸衰退。

縱觀古今,有17歲便立志“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驃騎將軍霍去病;有16歲變高揚自由民族主義的法國聖女貞德;有年紀輕輕就為國家精忠報國的岳飛……他們無不是在青春時代就肩負起祖國給予的重任。朝朝夕夕全神貫注,猛力向前,表達自己的愛國之心,推進民族的進步,鑄煉強大的民族靈魂,鎮守住國家的靈魂。

同樣是青春無把握的年代,面對民族靈魂遭到壓迫與掠奪,面對民族靈魂搖搖欲墜。五四青年學生做出了反抗,看不見“四萬萬人同聲唱,甘為民族赴火湯”,他們身體力行,不做沉默的羔羊,才使我們的民族免受奴役的命運和淪陷的恥辱。而如今,國家富強,也沒有戰爭殘忍的紛擾,民族靈魂卻要漸漸遠離。作為新一代的青春主力,我們應該努力喚回它。

青春的鏇律是亢奮激揚的,它可以譜一世華章。青春的舞姿是曼妙迷人的,它可以舞出國家富強之美。青春時代的我們,不就應該做一縷陽光,照亮喚回民族魂的路途;做一絲清風,喚醒一顆顆愛國的心。

周恩來曾說中國是古老的民族,也是勇敢的民族。中國民族的兩大優點是勤勞和勇敢。這樣的民族多么可愛。是啊,我們的民族那么可愛,我們就更應該喚回我們的民族魂。正如毛澤東所說中華民族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90後的我們應該承擔這個時代的責任,應該發揚我們的愛國精神。靈魂是一個民族生長強大的根,只有根保住了國家才會繁榮富強。

不論這個時代如何變遷我們都不應該失去一顆愛國之心,不能失去我們的民族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