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證的奧秘

今天,爸爸媽媽都上班,留我一個人在家寫作業。爸爸臨走前告訴我,做半小時作業後要休息一會兒,注意保護眼睛,我答應了。

30分鐘很快就過去了,我停了下來,看看遠處,在家裡走走,走著走著,我突然發現爸爸的身份證放在茶几上。我很好奇,於是,拿起爸爸的身份證研究起來。

我發現,身份證的正面由姓名。性別。名族。出生年月日。住址。身份證號碼和照片組成,背面還有“簽發機關”“有效期限”等字樣。

令我最不能理解的是身份證號碼——那一大串數字和身份證的有效期限。

身份證號碼是由18位數字組成的,全中國有13多億人口,是怎樣做到沒有一個重複號碼的呢?我一頭霧水。於是我打開了我的“百事通”——電腦。認真查閱起來。

原來,身份證的號碼是有規律的。前1~16位數字為地區代碼,其中第1。2位數字是各省級政府的代碼,第3。4位數字是地。市級政府的代碼,第5。6位數字是縣。區級政府代碼;第7~14位數字是出生年月日的代碼;第15~17位數字是順序碼,是縣。區級政府所轄派出所的分配碼,第17位順序碼的奇數分配給男性,偶數分配給女性;第18位數字是識別碼,通過複雜的公式算出,普遍用計算機自動生成。

解決了一個問題,另一個問題有湧上心頭。

有效期限是什麼?難道身份證也有不能用的時候?正當我茫然的時候,爸爸回來了。爸爸知道了我的困惑,他道出了這其中的奧秘:“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相貌會發生變化。人越小,變化就越快;人老了,相貌就會定型。所以,16周歲至25周歲的公民發給有效期限2024年的居民身份證,26周歲至45周歲的公民發給有效期限20年的居民身份證,46周歲以上的公民發給長期有效的居民身份證。”爸爸的一番話,讓我明白了一切。

一張小小的身份證都蘊含著這么多知識,在我們的生活中一定有更多的知識等著我們去探索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