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再粗心

我已經長大了,上六年級了,再也不是三、四年級時那個粗心的我了。

現在每當我寫作業、做卷子時,首先認真看題,寫完後總是仔細地檢查,發現錯誤,便立即改正;特別是作文寫時,動筆前反覆思考如何起題目,如何構思內容,當完成初稿後,認真地修改,確定無誤後方罷。

以前我可不是這樣,寫作業、做卷子時經常看錯標點,漏掉字,看錯、算錯數。記得有一次,我在英語班聽寫,寫完後我連看都沒看就交了上去,覺得自己都會,能得一百分。可是發下來後,我一看就傻了眼,竟然只得了六十多分。原來都是筆下誤,不是多個字母就是少個字母。平常在寫作文時,我也從來都不修改,到發下來,錯字連篇。特別是有一次上書法課,我忘帶書、紙、毛筆和墨,不但上課受到影響,還受老師批評,並被罰抄了一篇非常長的課文。

原來我想粗心沒什麼大不了,反正自己也會,下次注意就行了。但是我看到“馬小虎”的故事後,感到害處很多,學習、做事不能粗心,要認真、細心。從大方面講:如果火箭設計師如果有一點馬虎,火箭就上不了天;如果人造衛星的數據有一點差錯,就不可能圍繞地球正常運行;如果醫生把手術器械落在病人體內給病人帶來痛苦,對身體造成傷害;如果郵遞員投錯信或遺失信耽誤別人大事;如果經常忘記關電源就易造成火災等。從小的方面來講:如果我們學生粗心大意,經常丟三落四,如看錯題、算錯數、漏掉字,不僅影響了成績,還給老師批改作業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為了我們更好地學習,獲取更多的知識,將來成為有用之才,不出錯、不誤事,每個人都應該克服粗心大意,改掉馬虎的壞習慣。無論是學習還是做事都一定要認真、認真、再認真,細心、細心、再細心

長大了,六年紀了。回首那些一年級小朋友們燦爛的笑臉,充滿稚氣的笑聲,還真有些捨不得。不過,我收穫了許多,特別是改掉了粗心這個壞毛病。

以前,我做作業老是三心二意,寫了幾個字就要喝口水啊,上個廁所啊,看看課外的書籍啊,是經常開小差。媽媽叫我要專心做作業,我才乖乖地坐到位子上。可這樣的效果並不理想,我馬馬虎虎、心不在焉地把作業做了,心裡還是想著外面,檢都不檢查就跑出去玩兒了。媽媽幫我檢查作業,一看,錯了一大堆:什麼“吞”字寫成了“舌”字;“午”字寫成了“牛”字;五彩繽紛的“繽”字寫錯塗改了就沒有填上......這都是我自己不認真、不檢查犯的錯誤。

還有一次吃過晚飯後,媽媽在廚房裡叫我。我跑過去問:“什麼事情啊?”媽媽說:“你現在沒事,就去幫媽媽把客廳里的那袋垃圾扔到院子裡的垃圾堆里去吧!客廳里有兩個袋子,一袋裝的是是垃圾,另一袋是......”還沒等媽媽說完,我就沖了出去,把兩個袋子都那去扔了。結果我回來才知道,那兩個袋子,一袋裝的垃圾,另一袋裝的是剛買的蛋糕麵包,是爸爸走了好遠才在麵包店裡才買到的呢。我卻把兩個袋子都當成垃圾給扔掉了。媽媽知道了,拍著我的頭笑著說說:“你看看你,粗心吧,怎么沒聽清楚話就把袋子給扔掉了,下次一定要記住啊!”意識到自己這個粗心的壞毛病之後,我下決心一定要改掉它。

我在不知不覺中長大,我發覺,我做事比以前更加細心了,更加小心了,也不再出現什麼差錯,鬧出什麼笑話了。

我不再粗心了,這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