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的師德故事

教師這一職位聽起來雖然只用教同學們知識,但是在教課時卻會遇上很多麻煩。同學間因一件事打了起來,要老師解決;差生被其他同學歧視,十分失落時,要老師安慰;班級成績下降時,要老師操心……

上個學期我們班來了一個新語文老師,由於以前的語文老師是班主任,所以這個新來的老師也是我們的班主任。這個老師姓張,脾氣很好,說話總是很溫柔的,只有在十分生氣時,才會很兇的說話。我以前和幾個同學一起當值日班長,這次老師還讓我們當,而且將以前兩個因為一件事而撤職的同學加了回來。她說她看我們就像看一張白紙,沒有一點污點一樣,對我們沒有一點壞的印象。

張老師喜歡讓我們五個值日班長有時發一發校訊通,向家長們匯報同學們這天的作業、行為情況。我是星期一的值日班長,因為周末的作業會比星期一到星期五的多一些,所以這天總是有一些同學作業完成的不好,而我也就要發很多校訊通。可是我星期一晚上有家教要來,走回去又要一點時間,發校訊通的速度也不是很快,怕會趕不及,就不怎么想發校訊通。

一次,發完校訊通後,已經很晚了,走在回家的路上,覺得十分氣惱,為什麼星期一的值日班長要發那么多簡訊?為什麼除了星期一和星期五的值日班長,都幾乎不用發簡訊?我越想越生氣,媽媽打了個電話來,問我怎么了,我就跟她說了這件事,說到後來還抽噎了起來。

第二天,張老師把我叫到了辦公室,辦公室里除了我們兩個就沒有人了,看來是張老師特地支走的。她先問我有沒有事,要不要緊,然後就語重心長地跟我說,讓值日班長發校訊通其實是為了鍛鍊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讓我發那些校訊通其實是為了我著想。

回到教室後,我想著張老師對我說的一番話,覺得很有道理,也就不怎么討厭發校訊通了。

師德其實沒有像想像中那么偉大,而是平平淡淡的,十分樸素的,像春雨滋潤著每個同學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