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江山印象

“民以食為天”,但“有食必有器”,怎么辦呢?於是,我們的老祖先創造了一門技術:用陶泥來做器皿。這是一項古老的技術,也是一門藝術。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吧!

走進衢州江山和睦彩陶文化村,我們參觀了彩陶工藝品。那裡面東西極多,有茶杯、水壺、尿壺、酒罐等許多器皿。它們一個個對稱,光滑,還有一種說不出的美。我不禁驚嘆:前人是怎么做到的?看著看著,我也手痒痒的,巴不得馬上就試試。

走進陶吧,我和媽媽各自坐在一台機器前。這機器用一個托盤做底座,上面有個石頭做的大圓,能轉動起來。圓中央凸出一個小圓柱,圓邊角上有一個小孔,機器旁有一盆水,還有一根棍子。

只見師傅拿出一塊陶泥,揉成一個扁平的圓,放在小圓柱上。然後把棍子插進小孔里,用棍子帶動機器轉動起來。然後他用雙手圍住陶泥的兩側,把大拇指按進陶泥里。我和媽媽都目不轉睛地看著。師傅的手放開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展現在我們眼前的竟然是一個陶杯!驚愕之餘,我由衷地佩服技藝高超的師傅。

於是,我和媽媽便在他的指導下,把陶杯按自己的想像模型去做。盤子鏇轉起來,泥杯跟著鏇轉起來,碰到泥杯的一剎那,我的心深深地觸動了。做陶很快讓我專心致志起來。我嘗試著把指甲往裡壓,杯外面有了一點凹槽。陶泥,你能把他做成你想要的模樣,方法有千千萬,由你來創造,我就喜歡這樣。於是,我不斷地摸索著,總有千奇百怪的東西被我做出來。

我很快掌握了凹和凸的技術,並且越來越熟練,做了一層又一層。但我繼續向上疊時,陶杯卻脫落出來,還變了形,原來我沒有沾水,陶不粘了。

我仍然以我心中的藍圖構造手中的杯子。作品很美卻很脆弱,不能有半點疏忽,一不小心,欲成之陶,毀於一旦!於是,我更加小心翼翼地做著手中的作品,就好象它是有生命的一樣。

媽媽玩了半個小時就洗手了,而我卻沉浸在自己的陶泥世界裡不亦樂乎,雖然有些被我捏得慘不忍睹,但我毫不氣餒,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最後,在師傅的幫助下,終於做出了一個自己的作品,雖然不咋的,但我卻愛不釋手。

電腦遊戲這種虛無的東西越玩越空虛,做陶泥這種實實在在的東西越做越踏實。所以我愛做陶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