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花燈

今天是XX年3月5日,正值一年一度的元宵節。“有月無燈不娛人,有燈無月不算春”。在這個處處洋溢著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的日子裡。我們全校同學動手做了花燈。

今年的花燈是掛在操場上的,我們興致高昂的衝下樓,懸掛於兩樹之間的幾十串紅彤彤的燈籠在風中搖擺著,如同一個個熱情的福娃娃散發著濃濃的節日氣息。

這次的花燈都是精心挑選出來的,使同學們大飽眼福。

我們從最北邊的六年級的花燈開始看起。這些花燈同學們都認為“古老而傳統”。從遠處看完全是紅通通的一片,似乎千篇一律,但走近了細細觀賞,似乎又有所不同。刺繡式的厚材料花燈;帶著各種圖文的紅包拼成的花燈;手掌大小的金字塔型閃光花燈……,每個都那么相似卻又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

四、五年級製作的花燈可以用“精緻”來形容。不同於六年級花燈的小巧,四、五年級所做的花燈多半是大物件,上面貼著棉花等毛絨裝飾物,摸上去軟軟的。我一面賞著花燈,一面用手輕觸著,嗯,好舒服!人偶花燈是四、五年級多數同學選擇製作的類型。一個個人偶像有生命似的,擺著各種可愛的動作,周圍一片閃光燈亮起……。

三年級的花燈比起其他年級的花燈就遜色不少。可他們的花燈卻是最環保的。放雞蛋的紙盒;用剩的牙膏外包裝等等廢品都在他們的手上變了色調。美觀環保的花燈也成了一大特色。

一、二年級的花燈則是最具有新奇思想的花燈。彩虹燈、賀卡燈、鐵絲架魚燈……許多都是連我們都不曾想到的新創意!我不禁折服於低年級同學豐富的想像力。

一、二年級的新奇;三年級的環保;四、五年級的精緻;六年級的傳統,每個年段都有各自的特色,每個班級都有各自的代表作。但是,如果要我從中挑選最喜歡的花燈,它就是——

一盞由木架框成的六邊形花燈。它隱藏在六年級一片紅紅火火的花燈之中。架子是用最平常的捆法,外邊包著一層鵝黃色的紙,露著支架,顯出一些與眾不同。那鵝黃色的紙並不是普通的紙,六面的紙張合成的是一組漫畫,堪堪幾筆,卻透著絲絲真心誠意與細心。

第一幅畫是一位學生模樣的少年坐在椅子上認真學習,“你曾有過什麼夢想?”圖下的插話詮釋了整張圖——夢想是從腳踏實地的學習開始。向右轉,第二幅畫是一個哼歌的少年,“或許你的夢想是自由自在的活著”;第三幅畫是一個提著公文包的青年,“或許你的夢想是當個領導”;第四幅畫是重重書籍後面的年輕人,一個小小的語言框浮在他身旁:“我要當老師!”;第五幅畫則又是一個埋頭學習的人,只是人物已變成了大學生:“或許你的夢想總在改變……”不知為何,我有種失落悲傷的感覺;可第六副畫卻使我感到溫暖,半身的少年站在紙面,烏黑的眼睛盯著我:“所以,請加油吧!”

雖然這盞花燈沒有命名,但我卻想把它叫做“夢想無限重生”。這盞小小的花燈詮釋了我所有的情感和想法。溫暖了我的心。

此時即將跨過零點,元宵節又將過去。但我想我會記住這難忘的元宵節和那盞溫暖我心的燈籠。

六年級:王馨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