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課堂作文

這也是課堂作文(1)

課堂僅僅限於在學校里上課么?我肯定回答:不一定。課堂不僅僅局限於學校里,事實上,生活中,大自然。哪怕是一點點小片段,小點點小事情都可以成為我們的課堂。只要細心觀察,善於發現問題,總有授予知識的地方。

你一定見過夏天地上成群結隊的螞蟻吧?小時候,吃飯不老實,老實會掉米粒在桌上或地上,到了夏天,有米粒掉地上,就會引起許許多多小螞蟻成群結隊的跑過來搬米。這是,幼小的我便會蹲下觀察忙碌的螞蟻們。我看到一開始只有一隻螞蟻晃蕩晃蕩地爬過來,左爬爬,右爬爬,似乎喝醉酒的小老頭。當它靠近米粒,便會迅速上前探索食物,試著自己能不能把食物搬回家,可是,它失敗了,光憑一人力量是搬不動的。這時,我就會在一旁嘲笑螞蟻的愚蠢與不自量力,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我驚訝於這隻螞蟻的聰明。他很快找到自己的同夥,用自己頭頂上纖細的觸角互相碰撞。這是在乾什麼?無知的我百思不得其解,撓撓頭問一旁擦桌子的媽媽,媽媽很快回答了我。原來相碰觸角是螞蟻溝通的一種方式,獲得新知識的我如虎添翼更加興致勃勃的觀察。兩隻螞蟻溝通完沿路返回去查看食物,即便是兩隻螞蟻,那顆食物也是龐然大物。小小螞蟻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無法靠二蟻之力搬起。它們動動腳,似乎在自己給自己暗自鼓勁。以豪不氣餒的堅定信念轉換為動力。去找其他夥伴幫助,大家同心協力,終於搬走“龐然大物”。我忍不住為螞蟻的成功喝彩。想到這裡,腦海浮現一個問題:為什麼小小的螞蟻可以搬起比它大好幾倍的物體呢?仔細想了想,這難道不是小小螞蟻團結合作奮鬥出來的結果么?光憑單獨一隻螞蟻是搬不起的,可是它很聰明,找同伴幫忙,所謂:人心齊,泰山移。便輕鬆搬起食物。

這不就是教導者我們只有齊心協力,團結互助才會成功的真理么?我興奮的直起身板,佩服著這群小小的“老師們”。歌德曾經說過:“不管努力的目標是什麼,不管在乾什麼事,單槍匹馬總是沒有力量的。合群永遠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告訴我們必須學會團結,學會合作才能做成事情的真諦。

螞蟻搬食物的種種場景浮現在眼前,腦海里浮出:“團結就是力量”的字眼。感謝小小的螞蟻教會了我一個做人的道理。不能小瞧一切自然事物,或許在某種方面,這些自然之景真的會變你的老師。

六年級:比檸萌還萌(陳妍)

這也是課堂作文(2)

自然是一門淵深的學問,在自然中,會明悟許多,這也是人生的課堂。

曾經,固執的我認為,只有融合那朗朗的讀書聲、那寬敞的教室、那急促的鈴響,以及那本本書籍,才能稱之為課堂,直到,我進入了人生的另一個課堂……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當這吟唱了多少春秋多少淚的名句,又一次迴響在這片生機中時,才明白,這堂課已經開始。睜開了眼,星星點點的花,從嫩綠叢中探出了頭,展現了壓抑了許久的生命力,笑出了一片奼紫嫣紅。柳枝上也冒出了新芽,感染著的風吹皺了那一池春水,微波蕩漾開去,纖長的柳枝也交錯了。枝尖風情萬種地挑逗起清純的池水,又是一片漣漪……醞釀著,舒展著,釋放著這小院的勃勃生機。生活是歡快的,像這份青春活力,永不枯竭,回想自己所經歷的挫折,又何必執著於此呢?一笑置之。我從這課堂學到了這微笑,它叫作樂觀。

不知何時,周圍的高溫,已烤得自己口乾舌燥。驀然回首,是那寺前盛放的芙蓉。“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似是受了太陽的薰陶,那荷花也泛上一陣酡紅,在無邊碧葉襯托之下,更顯風姿,比起那春之月季,猶有勝之。沉醉了,在那滾滾熱浪中蓮花,和著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人生之樂,莫過於此,又頓悟了幾許。本來沉重的心仿佛卸下了一切負擔,明白了,一切隨自然吧。

帶著輕快的心,來到了枯黃的世界,那個被詞人、詩人悽然落淚的秋,低吟著“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的寂靜,在這個世界裡瀰漫。一切靜得可怕,耳里再沒了草兒向上鑽的聲響、花兒開放的微顫,風此刻也停下了歡快的腳步,小心翼翼地從身邊走過。然而,也唯有寂靜才能表現這一切,心逐漸虔誠起來。自然孕育著萬物,任他們開闢天地,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裡,“適者生存”是唯一的法則。看著生命的遠去,忽然崇敬起了自然,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在偉大面前,也有了新的認識。有時,這課堂會讓你了解,看清自我也是生活的真理!

感嘆著生命無常,雪漫天飄落,潔白、剔透的晶體不消多時便堆積在大地上,壓住了萬物生靈,蓋住了寸寸土地,落在了所有建築上。天地白茫茫的一片,加上刺骨的北風不斷呼嘯,煞是壯觀。時間分秒流逝,當所見的萬物都屈服於下時,眼前現出了它——梅,那場雪仍是不能屈服它的傲骨,凜冽的寒風在它面前也束手無策,“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點點傲梅在風雪中是如此無畏。生活的課堂,你要告訴我什麼?是在困境中不屈抗爭么?是咬緊牙關堅持到底嗎?還是決心一爭高下的堅定呢?

這也是課堂,生活的課堂,它叫作自然!

作者: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