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60年的對話

——對一位退休老工人的採訪記錄

時間:2024年9月20日

地點:水陸寺巷社區退休工人王爺爺家的客廳里

話題一肉票糧票

我:王爺爺,請您談談這63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的變化,好嗎?

爺爺:現在的生活跟以前相比,真是好得不知道多少倍了!想吃什麼,買什麼,家門口大超市里樣樣都有。(略停了一下)我像你們那么大的時候,就很少有肉吃,難得過年燒一頭臘筍肉,只能讓小孩子看看,要到年三十晚上才能吃幾塊。

我:那為什麼不多買點兒呢?

爺爺:一方面是沒有錢,另一方面,那個時候要憑肉票才能買到肉。

我:(瞪大眼睛)肉票?為什麼要肉票?

爺爺:(比畫著)那時候商店裡豬肉少嘛,所以,就規定每人短月只能吃幾兩肉,發這么大一張小票子,買幾兩,撕一張。(略停頓)那時候,買米憑糧票,買油用油票,買布有布票,連買豆腐還得豆腐票呢……

我:(不可思議狀)不可想像!連燒飯的米也要有票子才能買?

爺爺:是呀。那時候每家每戶都有一本購糧證,規定每人每月可以買24斤米。

我:那不夠吃怎么辦?

爺爺:不夠就省點吃,就摻和著蘿蔔、青菜一起吃嘆。我家裡現在還放著一本購糧證呢!(起身翻抽屜,找出一本發了黃的小本子,遞給了我)就是這個,每戶人家都有。

我:(一邊翻看著購糧證,一邊思緒萬千)幸好幸好,我生活在富裕的現在,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穿什麼就穿什麼,無憂無慮。滿打滿算,也就63年的時間,社會的變化、歷史的進步真大啊!

話題二

我:王爺爺,聽說您退休以前是從事河道疏浚工作的,再給我說說您以前的工作吧!

爺爺:(沉思了一會兒)那要從我14歲說起了。我14歲就開始當學徒,學箍捅的手藝,還要幫師傅搞衛生、洗衣服、燒飯。

我:啊,14歲,比我大不了多少嘛。學徒怎么跟保姆一樣的?

爺爺:後來,我進了河道疏浚隊當工人,一天到晚跟河水打交道。工作在水裡,卻不會游泳。唉,有兩回,還差一點淹死呢!

我:怎么回事?後來是怎樣死裡逃生的?

爺爺:我是負責開集油機的,柴油機聲音很響很響,但是我居然練成了在柴油機旁邊睡覺的本領。現在我講話嗓門很大,就是那時候工作環境的緣故。有一次,實在太困了,我就在柴油機邊上睡著了,準知道船一個轉彎,撞到了岸邊,我就這么下了水。眼前綠瑩瑩的一片水.我就拚命掙扎。工友們把竹篙遞過來,我才爬了下來。

我:真是好險哪!那還有一次呢?

爺爺:還有一次是工作的時候,腳下一滑,就下去了。呵呵,也幸好被別人行到,把我救了起來。那時候的工作環境、勞保條件,怎么能跟現在比啊!

我:幸好我生活在今天。14歲的我一定還在讀書,還要讀高中,讀大學,用不若很早就做學徒。將來我即使也當河道疏浚隊的工人,也一定是操縱著電腦,控制著機械手,不會在危險環境中工作的。

王爺爺,您用親身經歷讓我感受了人民生活和工作的巨大變化,讓我更珍惜今天的幸福日子謝謝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