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詠樓----與歷史名人的邂逅

“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後人愁。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這是宋朝女詞人李清照在避難金華時,登八詠樓寫下的詩《題八詠樓》。這首詩充分地表述了八詠樓的氣魄,金華重鎮的形勢和李清照的愛國熾情,成為歷代題詠八詠樓的出類拔革之作。

相傳八詠樓原名元暢樓,是由南朝著名文學家、史學家沈約創建。公元494年,這位大文豪來金華任東陽郡太守時,為了給大家建一個登樓賦詩的地方,斥巨資建起了此樓。後來,沈約多次登樓賦詩,寫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他在《八詠詩》里所寫的八首詩,詩無定句,句無定字,合計1803個字,是當時文壇上的長篇傑作,所以從唐代起元暢樓便更名為八詠樓,以此紀念。而此後的八詠樓又以形佳取勝,以絕唱聞名,成為歷代詩人騷客作文吟詩之處,唐,宋,元,明,清文人騷客在八詠樓上吟詩作曲,留下不少繪景抒情的名篇。唐代大詩人李白在他的《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詩中用他那生動、細膩的筆觸所描寫八詠樓及雙溪的風景。更使人們對這座八詠樓產生了神秘感,都想一看“廬山真面目”。而今天,我有幸來到了這個令人神往的地方——八詠樓。

八詠樓它建造於高約8米的台基上,整個樓為一組精緻的建築物。是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幾年經過修建,面貌煥然一新,詩壇泰斗艾青曾親筆題寫“八詠樓”三個大字,為八詠樓增添了濃濃的詩韻色彩。

走進八詠樓,在南朝文學家沈約的雕像旁停住。雕像中的沈約,頭戴官帽,身著官衣,一臉正氣,不禁使人聯想到猶如包青天再世。雕像底部的台碑上,清楚的記載著沈約的一生,讓人們都要對沈約產生崇敬感。站在雕像旁往四周看,四周的石碑上,一些歷代文人名士所寫下有關與八詠樓不少繪景梯憐的詩文名篇都被後人鑲掛在八詠樓的四壁上,供人欣賞。因此,八詠樓不僅是個精緻的古建築物,而且它跟詩人的名篇、英雄的故事融合在一起,風流千古。看著詩句,一股驕傲油然而起。

我順著百餘石級而上,只見數丈高樓聳立於石砌的台基上。登上石級,便可看清樓內雕樑畫棟、飛檐朱窗,瑰麗精美。

八詠樓分為前後兩部分,前面重檐歇山頂亭樓,是八詠樓正樓,而緊貼亭樓後的則是一組三進兩廊的硬山頂木結構建築,結構嚴謹,造型曲雅,風格古樸。因此,漫步在八詠樓,欣賞著那一道道美麗而又獨特的風景線,別有一番風味。

登樓遠眺,藍天萬里,白雲朵朵,南山連屏,雙溪婉蜒,所有景物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