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煙雨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閒地少,水港小橋多。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

乘船行在蘇州古運河上,煙雨朦朧中,小橋流水,園林點散,幾處幽然沉靜的老廂房,綿延中錯落有致。橋下流水靜靜流淌,微風中皺起的粼粼漣漪,是深黛色的凝綠。就這樣,舒舒閒閒的古韻隨著船的行進一路漾開來,與遊人的心一起醉在粉牆黛瓦的迂迴中。

若能臨水而坐窗下,“青黛點眉細細長”,不知又是怎樣境況?門下柳編筐中,是新浣的綾羅,綿柔,輕盈;牆腳處,盤踞著淡淡的青苔,似湮沒於歲月的斑痕。踮起腳,輕輕推開雕花窗欞,是否會傳來女子柔潤的吳音陣陣?合上窗兒,透過窗紙,怕又是一片長堤翠柳,煙雨迷濛。我想,枕河而居,享受的正是所謂的“欹枕江南煙雨”罷……

船停下,姑蘇城外突然飛起雪來,星星點點是淡淡的寒意,但仍擋不住我找尋那“江楓漁火對愁眠”的楓橋的步伐。就在眼前,是夢轉千回的楓橋,只是為什麼少了停泊的客船?站在楓橋上,大雪撲面,遠處瀰漫著煙靄,並非乳白,而是稀稀薄薄,將姑蘇淡染在蒙之中。

信步走入寒山寺,隱隱聽到鐘聲傳來,那么飄渺,在耳邊迴蕩,很不真實。這便是“漁火青熒泊棹時,客星寂寞聞鍾處”了。進入堂院,滿院的黃玉蘭,花單薄剔透,瓣兒上掛著雪珠,著實令人可憐。我在這院子裡肆意奔跑,賞花,鏇轉。

喜歡寒山寺,或許是因為歷史,或許是因為晚鐘,或許是因為那句“瑟瑟吳江正落楓,碧山古寺獨攜筇”。歷史更變中存於時代洪流中的才是精粹,這引人空夢的寺樓,避開繁雜,笑對紅塵滾滾,駐在這裡,傾聽晚鐘,醉視夕陽。漠漠輕寒中的是一絲如煙如霧的空寂。

雪停了。

我踏出寺門,仍乘上船。笑對輕風細雨,醉視煙籠輕塵。

拙政園也去了,仍是那樣一派建築,青白分明里盡說著大氣和典雅。現在腦海里仍能浮現出卅六鴛鴦館的藍琉璃窗子和在美人靠上看遠處亭台樓閣的情景。

就這樣醉在吳儂軟語裡,流連於姑蘇煙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