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之旅

那是我人生中,看到的第一場雪。

在以前,雪,只是一個模模糊糊的詞,重來沒體驗過,在我的概念里怎么,形成的也不知道,即便是現在。爸爸和媽媽帶著我和爺爺奶奶,外公來到西安玩耍,那裡雖然沒有很厚很厚的積雪,但打雪仗還是掉掉有餘。第一次玩雪,我非常興奮,仔細看,天下都是白茫茫的,雪花一點一點飄落,是那么的美麗動人,雪為小草,大樹添加了一點點白色的“小花”像童話里所描述的一樣,滿世界都是雪,放眼望去,雪讓世界像換了裝,全是白雪皚皚的。用手捧起一瓢雪,手被凍僵了也不管,雪在手中是鬆軟的,一個個六角型的圖案堆積在一起,變成了積雪,再用力擠壓,才變成了雪球。雪,在我心中是神聖的,它蓋住了小草的低語,也送走了枯樹的嘆息,執行大自然的法則,蓋住它們,是為來年的充足雪水做準備,試想一下,如果地球上沒有雪,那么生物在春天會沒有充足的水分,光是下春雨是不夠的,積雪像一條白色的地毯,能讓地面溫度不會降的太低。西安有一句古話:“冷便搓雪”雪能讓人的血液加速循環,讓冰冷的地方溫暖起來。

來到西安,先想到的不是雪,是兵馬俑,來到西安,怎能不看看兵馬俑呢?我們堆好一個“迷你雪人”,便起身向兵馬俑展館出發。在導遊的嘴巴里,我們得知了一個關於發現兵馬俑的人的故事:當時,西安這裡缺水,政府鼓勵大家自己挖井取水,當時,兵馬俑的上方就是墓地,於是,每天都會有一個家的人來這裡挖井取水,楊新滿就是其中一個,在打井打到5米時,發現了炭灰,繼續往下挖,發現了一個兵馬俑的腦袋和一些碎片,那些農民都嚇壞了,只留下楊新滿一個人在坑裡,回村子告訴大家是遇上了鬼魂,楊新滿膽子大,他把那些碎片帶給博物館,想要看看有沒有“識貨”的人,當時有一位博士,在看到這些碎片時驚呆了,因為他在碎片上發現的一些古時的文字,在發現這些兵馬俑時,悲劇出現了,發現了兵馬俑,要全部挖出來,可兵馬俑的上方是墓地,於是,墓地被全部挖了出來,村民認為這都是楊新滿的錯,讓楊新滿不能回村,直到事後十年。發現了兵馬俑,國家又開始爭地。發現了兵馬俑,是可以要些錢的,但楊新滿不同意,所以他只得了不到一元的“獎金”。兵馬俑的雕刻技術是現代技術不能比較的,現在的雕刻技術還沒有古時候的技藝強,兵馬俑的馬上的項鍊是用黃金和白銀相錯開形成的,黃金和白銀的相接處是不知用什麼方法連起來的,許多技藝都失傳了,古代都比現在強,歷史是在倒退么?我的心裡好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