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無價周記

從我們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將會有兩個人為我們的成長傾注畢生心血——父親和母親。

也許,我們過早地懂得了“享受”二字的含義,卻淡忘甚至忽視了“回報”的分量,認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

我們幾乎都認為,只要成績好,就是對父母的最大安慰。此話不假,可是,父母何嘗不詳在忙碌一天后,接過孩子遞過來的一杯熱茶;或者在自己生日那天,在枕邊發現一張孩子留的溫馨字條;再或者為孩子削個蘋果後,聽到一聲真誠的“謝謝”……

有時,認真想想,我覺得自己太自私了。在學校,得到同學細小的幫助,我會感激半天;在路上,一個陌生人沖我微微一笑,我會受寵若驚,報以同樣友善的微笑。可是,這一切若是放在父母身上,我們也許會視若無睹……“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而父母就具有這樣的胸懷,即使你犯了更大的錯誤,他們依然愛你。

猛然間,我想起了畢淑敏的那篇《孝心無價》:“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直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作業簿上的一個紅五分……但在‘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

把孝心獻給父母,從今天開始!

中國是一個仁愛大國,無論我國哪個部分受到侵害,我國的領導都會前去慰問,以示仁愛。可是他們的行為並沒有感化那些無知的人,讓他們去人愛對人,甚至連自己的父母他們都沒對待好,怎又談得上仁愛呢?

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絕大數的人已經做到了,對待父母如像一塊寶貝一樣照顧,可是也有少數人對父母麻木不仁,不聞不問,根本沒有孝敬父母的一點希望。我們大家都說“百善孝為先”如果連父母的恩惠都可以忘記了的人,那么這個人已經失敗了,他做任何事都不會成功。“受人恩惠應當湧泉相報”這句話告訴我們,受人恩惠應當竭盡全力地去還,更何況父母給了我們多大的恩惠,難道我們不應該去回報么?難道還要讓自己的高齡父母獨自一人居住一間破茅屋么?還要對自己的高齡父母又打又罵么?還要對自己的高齡父母不聞不問么?

如果讓孝心不滿每個角落,中國就徹底是一個仁愛大國了,把老人當做家中的一塊寶,無微不至的愛護他們、呵護他們,用像小時候他們為你付出的心血來照顧他們,那么你就是一個成功的人,最起碼你已經具有了仁愛。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喚醒那些無知的人,可以讓他們再回頭看一看他們的老父母,想一想小時候他們怎樣照顧你們的,讓孝心鋪滿每個角落!

今天,老師布置了一項特殊的作業:幫父母洗腳,說是教我們獻出自己的孝心。

這還不容易!吃過晚飯後,我連忙拉過媽媽,開門見山:“媽媽,我要給你洗腳!”

媽媽愣了一下:“洗腳?”

“是呀,這是老師布置的作業,還要寫作文呢!”我毫不猶豫地答道。

“喔!”媽媽愣了一下,沒有再說話,低下頭,默默地要去拿腳盆和毛巾。咦,我幫媽媽洗腳,怎么能讓她去拿呢?我連忙拉住她,迅速拿來了暖水瓶,腳盆和毛巾。

我在盆中倒入了開水,又倒入了一小杯涼水。這還是媽媽以前叫我的呢,她說過“開水很燙,在洗腳之前倒入一小杯涼水,可以調節水溫。”嘿嘿,母愛就藏在平時的嘮叨里。我嘴上一直嫌她嘮叨,卻一直在用這個方法,這不,今天也用上了!

不,這不該是一份作業,不該是為了應付老師而完成的。媽媽,您已經含辛茹苦地撫養了我十三年,又不知以後還要為我操多少心,傾注多少愛。我獻一份孝心是應該的,不是一份作業!

我為媽媽一點一點地擦去腳上的水漬,心裡暗暗思量:從今天開始,我要做做力所能及的事幫助媽媽,幫她洗個碗,掃個地,疊個被,收個衣服,在生活中一點一點地獻出我的孝心,報答媽媽的情……

獻一份孝心,不是一份作業!

今天下午放學的時候,老師給大家布置了一道新奇的作業——回家做一件表達孝心的事,並把它寫下來。

在回家的一路上,我不停的在腦子裡反覆琢磨著該怎樣把這件事描述得更加深動,材料更加豐富呢?絲毫沒有想到這件事所要表達的是“孝心”二字。

正當我想得津津有味,準備一回到家就把自己所想的都給一字不漏地寫下來時,猛然抬頭,發現自己已經不知不覺站在自家的門口了。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自己的母親正在費勁地打掃院子,我想,母親一定是從早上一直忙活到現在還未停歇的吧,要不她的額頭上怎會有那么多密密麻麻的汗珠滑落下來呢?一想到這,我的心便不覺的縮緊,腦子一片空白,唯一想著的就是我必須去幫母親。我大步朝母親走去,拿過母親的掃帚。“媽,讓我來吧!”我輕聲說道。母親看著我,沒說一句話,但我卻知道,母親還是不放心,這也難怪,因為平時的我從不主動要求做家務的,即使被叫去做家務,也總有眾多的理由推辭。“放心吧,媽,我可以的,就讓我來吧。您太累了,需要休息。”母親似乎看出了我眼裡的堅定,緩緩地朝裡屋走去,走之前還不忘回頭看看我。等母親走進屋子後,我便開始了我的清除工作,這差事可不好乾,院子裡風兒又大,我剛掃好就又被淘氣的風兒給吹散了。

但是我只要一想起母親彎著腰辛苦地幹活時,我全身便充滿了力量。好不容易掃好了,太陽已經下山回家去了,我走進裡屋,看見母親正在做飯,我本想去幫忙,然而母親卻說:“不用了,你今天已經做得很好了,今晚這頓飯是媽特地為你做的,你讓媽自己做好嗎?”我輕輕的點了點頭,轉身坐在餐桌旁,望著母親忙碌的身影,我突然發覺母親老了,她的頭上早已長滿白髮,皺紋也悄悄地爬上了她的臉龐。然而她頭上的白髮與臉龐的皺紋,又何嘗不是為了我這個不聽話的女兒而生的呢?

傍晚,吃過晚飯後,我獨自呆在自己的小房間裡,用筆把這件事寫了下來,並給它取了個名字,就叫做“孝心”,意思是希望自己能夠永遠記住今天,記住“孝心”真正的含義。

我也不喜歡父母重病在床,斷然離去的遊子,無論你有多少理由。地球離了誰都照樣轉動,不必將個人的力量誇大到不可思議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將就木的時候,將他對人世間最後的期冀斬斷,以絕望之心在寂寞中遠行,那是對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

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

父母走了,帶著對我們深深的掛念。父母走了,遺留給我們永無償還的心情。

你就永遠無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線。

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簿上的一個紅五分。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隻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淨的舊鞋。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

但“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

只是,天下的兒女們,一定要抓緊啊!趁父母健在的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