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議論文 :有一種堅持叫捨棄

有一種堅持叫捨棄

堅持就是勝利。古往今來,因為堅持而最終取得勝利的事例可以說不勝枚舉。“持之以恆”“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些成語也都給人們以啟示:堅持,是取得最終勝利的基石。但今天我要跟大家說,還有一種堅持叫捨棄,這種捨棄是為了更好地堅持。

“楊文軍”這個名字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吧!是他與孟關良合作,在北京奧運會上為祖國奪得了“皮筏艇雙人劃”一枚金牌。可是,大家也許不知道,楊文軍在個人項目上是十分出色的。但他為了確保皮筏艇雙人劃這枚金牌不與中國兵團擦肩而過,他捨棄了個人利益,堅持以集體為重。楊文軍這種捨棄,是為了祖國能獲得更大的榮譽,這種捨棄是對祖國的深深的愛。這種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難道不值得讓人敬佩嗎?

20xx年5月12日14時28分,隨著那震耳欲聾的一聲巨響,整個汶川山崩地裂,數以萬計的人們魂飛魄散,有多少人在廢墟中等待著救援。其中有一個女孩子,她的腿被壓在在廢墟下,鮮血直流——如果不鋸掉她的腿,等清理完壓在身上的東西,她也將因失血過多而死去。這時只聽她毅然地對搶救的官兵說:“鋸掉吧!”是啊,她捨棄了大腿,為的是讓生命能更好地堅持下去。這樣的堅持,需要多大的勇氣!這樣的捨棄,難道不值得令人敬佩?

同樣在這次汶川地震。有兩個學生,他們素昧平生,但倒塌的房屋把他們同時困在廢墟中。其中一個學生受了輕傷,另一個學生卻是遍體鱗傷。他們在廢墟中等待救星。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此時,兩個學生已口乾舌燥,生命垂危。突然,重傷者發現在不遠處有一瓶礦泉水,他像看到救星似的,艱難地向前挪動,終於拿到了這瓶救命之水。他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擰開瓶蓋正準備喝,這時,另一邊傳來了痛苦的呻吟聲。他停住了,陷入了矛盾中。他清楚地知道,就這瓶水兩人喝是絕對不夠的,如果自己喝了,那受傷的同學堅持不了多久就會死去;但如果給那個受輕傷的同學喝,自己更逃脫不了死亡的厄運。經過再三考慮,他決定把水讓給受輕傷的同學。因為他知道,即便自己喝了,以他現在身上的傷勢能否支撐到被救的那一刻也未可知。他決定把生的希望留給受輕傷的同學。於是,他用微弱的聲音向那個受輕傷的同學喃喃說道:“這裡有......有......有一瓶水,給......給你!”受輕傷的同學搖了搖頭,對他說“不用了,你自己喝吧,我沒事!”見受輕傷的同學不喝,情急之下,受重傷的同學撒了個彌天大謊:“沒......沒......沒關係,這兒還......還......還有一瓶呢.”受輕傷的同學這才半信半疑地接過水。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受重傷的同學渴得眼冒金星,再加上身體上傷勢的摧殘,他再也挺不住,意識開始模糊,隨後失去了知覺……那個受輕傷的同學被救了出來,而眼前的情景把他驚得目瞪口呆:白色擔架上躺著的正是在廢墟中讓水的那個同學的屍體。當他得知這個同學是因為缺水而死的,霎那間,他什麼都明白了:是那個同學捨棄自己的生命,救了他的命啊!此時,他不由得號啕大哭起來。

試想,沒有楊文軍的捨棄個人利益,也許就不會有這枚沉甸甸的奧運金牌;沒有小女孩的捨棄大腿,也許她的生命將無法堅持下來;沒有那受重傷學生捨棄自己的生命,給受輕傷學生那瓶救命之水,也許那受輕傷的學生也無法堅持到被救的那刻。是呀,沒有這些捨棄,何以堅持?“堅持”與“捨棄”,“捨棄”與“堅持”雖然只有一念之差,卻預示著成功與失敗,得到與失去,希望與絕望,生命與死亡。朋友,你堅持過嗎?你捨棄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