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作文應該從哪些方面努力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表現。因此我認為,國小作文教學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培養學生寫作興趣,讓他們樂於表達。小學生年齡小,知識水平低,但興趣很廣泛,我們要愛護他們想說想寫、敢說敢寫的熱情和願望。開始寫作時,教師要讓他們放開手腳去寫,鼓勵他們多寫、勤寫,想寫就寫,要用肯定和激勵的方法,多組織展示和交流,提高他們的寫作興趣。

二、培養學生觀察能力,養成觀察的好習慣。引導學生有目的地觀察積累作文素材,是國小作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生作文教學提出的目標之一。我認為在引導學生觀察時,必須把握以下幾點:善於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小題材,要堅持把定向觀察與隨時觀察有機結合起來,要引導學生將平時觀察到的生活素材定期進行集中歸類整理。

三、從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入手,幫助學生積累語言材料,開拓寫作的思路。生活是寫作的源泉,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我們強調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廣泛閱讀。通過閱讀,一方面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另一方面開拓學生的寫作思路,提高學生認識事物和表達事物的能力。

四、鼓勵自主寫作,抓小練筆積累。少寫命題作文,提倡自主擬題,讓作文選題更加個性化,減緩作文訓練的坡度,減少對作文的統一要求,加強對作文的個別指導和評價。另外,還可讓學生多練筆,練筆要長期系統地練,形式活潑多樣地練,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消除學生害怕作文的心理,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五、拓寬訓練的時空,適當增加作文的訓練量。從訓練時間上來看,教師要引導學生從課堂走向課下,把作文的時間放在平時,讓學生有了感觸及時記錄下來。作文課上,教師指導學生將觀察到的素材進行加工、潤色和提煉,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從訓練的空間來看,教師要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拓寬作文訓練的渠道。教師要提供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如:繪畫、製作、表演等都可以利用,很好地為他們的作文服務。教師還可充分挖掘課文中的作文資源,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六、強化創新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是作文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創新思維有三個特性:發散性、變通性、獨特性。從發散思維的形式來看,我們可引導學生突破傳統的作文寫作:同一題目可多角度選材,同一中心多種選材,同一材料多種立意,同一材料多種體裁。從變通性、獨特性來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更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這不僅對作文教學有益處,對其它學科也有益處。

當然,作文教學僅從上面幾點去做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加強作文與其它學科的教學聯繫,還要加強作文評改工作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