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游張謇紀念館作文

說到南通,大家都會想起畢生從事實業和文化教育事業、清代狀元張謇,他的“父實業、母教育”的主張和實踐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他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為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寶貴貢獻,而張謇故居,則是我們了解張謇爺爺的第一步。

張謇故居坐落在城區南濠河畔的“濠南別業”,新建成於2024年11月,建築面積2017多平方米,有半個足球場那么大。這是一座磚木結構的中式樓房,紅瓦、灰牆、明窗,十分美麗。大樓的北門面街,對著清河。大門兩邊分別栽著廣玉蘭、黃檞樹,另外還有羅漢松等。大樓的西邊院內栽有枇杷、碧桃、月季等各種花木。樓的南面院內,有草坪、花圃。大樓朝南也有門,門前為一平台,階梯從兩邊上修繕時所種植。只有門前平台兩邊各有一根紫藤,據說已有百年歷史,為當年所移植。每到春天,藤糾纏,花爛漫,一紅一白,交相輝映,十分壯觀。張謇爺爺曾有詩讚嘆:“花時朝霞晚霞舒,百年靺鞨垂流蘇。”如今老乾蒼蒼,粗如巨臂,枝枝游龍,一直長到三樓陽台頂棚上,惹人驚讚呢。理所當然,和很多古老的房子一樣,底樓的光線比較暗。踩著樓梯,“噔、噔、噔”一聲聲清脆的迴響,仿佛帶我們回到了當年。上了二樓,正對大門的房間是廳堂,當年主人的用具一如既往地陳設在那裡。和廳堂相連的還有一個中西合璧的遊廊,經過遊廊的各內室分別是介紹張謇先生興辦實業的所有事跡展示廳。看了二樓,三樓是什麼樣子的呢?三樓最最顯眼的是大廳中間的一塊張謇當年所書之家訓碑,那是張謇當年翻遍典籍,羅列名家之家訓經典名句組織而成。三樓還有張謇生平的圖片展覽,幾百幅舊照片,幾乎成了近代南通的全部景觀,好像一碗濃縮的湯汁,味道醇厚。

據說,張謇爺爺之所以選擇這片坐落在舊城外的僻地造屋,除了東邊靠近濠南別業,西邊臨近五公園,環境幽靜之外,還頗有懷念的寓意呢。早年張謇有位叔叔就在這裡購屋謀生。幼年張謇來能常在這一帶遊戲。他爬過叔叔門前高大粗壯的柳樹,在河邊釣魚;跑到西鄰的藥王廟裡,看皂夾樹掛果,在神龕背後塗寫……這裡留有張謇童年的美好記憶。

現在,有關部門將濠南別業修葺整理一新,供人們參觀、學習,確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