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旅遊作文600字

黃山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被列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素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聞名於世,吸引了很多的遊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黃山旅遊作文600字,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黃山旅遊作文600字篇1

纜車上飽覽了黃山風光,我們下了車。陣陣濃霧登時籠罩了我,我們置身於一片純白。從欄桿往下看,遠處的山無影無蹤,近處的山,也成了一團黑影。我一邊感嘆置身雲霧的閒適、無拘無束,一邊埋怨起能見度低,賞不到景的煩惱來。天氣可真有兩面性!

順著一條一米寬的小徑緩緩下坡,半路不時有見頑強的黃山松拱破了路面,獨成一景。我憐愛地輕輕撫摸著粗壯的松,為它們的毅力和生命力感慨一番。

稍作跋涉,我們到了石筍槓。對面,是土黃色的,遍地的石峰。一片的黃中卻有些星星點點綠的點綴:石縫中,冒出了棵棵蒼松!在此點綴下,我放眼遠眺,絕無顏色之單調。腳下,白如牛奶的雲煙正輕輕拂動,厚重極了,完全透不過視線。如夢,如痴,如醉地遮住了下半“石筍”。上半“石筍”,突然像極了雲海中的船隊。在雲的襯托下,綠得更青翠,黃得更純淨,我不禁覺得:即使是真神仙之居,也能比這好多少呢?!

回首遙望,方才走的小徑,竟是懸空之路!我驚出一身冷汗。此時再望從上往下的遊人與路,已織成了一條鏈子。想必剛才我就是其中之一。我瞧了瞧左右,皆是些松林、峽谷等美妙之景。我目不暇接,四處之美景都欲凝視,卻情知只有一雙眼睛。

雲霧又起了變化:先前團作一團的濃霧忽而緩緩擴散開來。霧透明起來。此時,它又如清水,清澈見底,露出下面深不可測的峽谷來。峽谷里,樹木都擁在一起,使其綠得更深,仿佛馬上就能滴下綠的溶液。一條山澗流過,純的能看見下面棕色的土。我在極度緊張中鎮定下來,小心跨前一步,充滿敬畏地賞著谷景。雲霧又開了些,我看得更清楚了。那暗綠隨著山坡直往下斜,高低不平,我也一次次讚嘆。

初上黃山,黃山便給了我這份視覺的厚禮。我沉醉於此,直到相機一次次記錄下此情此景,我才戀戀不捨的離去。

黃山旅遊作文600字篇2

黃山之松,實乃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松。有名有姓的松固然精妙,路邊、石縫中、與眾松一起默默無聞的松,也是一精美。

後山上,松樹主幹筆挺,叉枝大都指向一邊,像是為我們指點風景。遠望,群山綿綿,山山都是一片黃山松特有的暗綠。暗綠所不及的,則是土黃的幾乎成90度的山石。山石中,不時有棵棵孤立的松。抬頭,頭頂便是一片松陰。那松枝並不上下交錯,縱意亂長,而是完全橫長,極具層次感,層層疊疊地鋪了上去。順著主幹,我發現了此松之根!——路邊兩塊大石中,冒出的碗口粗的主幹!

我滿心敬畏地看著,心中暗自佩服松樹之頑強、秀麗。事實證明,我完全不必如此,因為黃山上大都是這種松。石縫中那微弱的養分,產生了那么多不畏艱險的松!

一路上,松樹穿破了道路,長在路中間。我不禁停步,回首遙望那棵棵桀驁不馴的松。我驚奇地望著,不覺心想:黃山松可真是奇!

不多時,我才發現黃山松之奇不止此。原來棵棵松樹都能想像成世間萬物,栩栩如生。我對這一棵無名松,一會兒想成猩猩,一會兒想成妖怪,看得我眼花繚亂、心曠神怡。

有名之松也巧妙。豎琴松、黑虎松……,真是越看越像!豎琴松長得真奇,一根主幹筆直地伸向蒼穹,側枝都從一邊探出,真如豎琴。一到黑虎松,便有一股霸氣撲面而來。只是我沒有看出枝幹擺出的“虎”字,否則又一定是一陣驚嘆!造物主自有無窮魅力。

夢筆生花頂上的那顆小松也不賴,若底下的山頭是筆桿,那此松便是筆尖。世間誰能提起這支筆揮毫?

黃山之松,多卻不重複,美卻不妖嬈,秀卻不贏弱,使人一再驚嘆自然的魅力,然而又發現在黃山,這種魅力數不勝數,讓人流連忘返!

黃山旅遊作文600字篇3

黃山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被列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黃山素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聞名於世。今年暑假我和妹妹來到黃山,一睹黃山了風采,那的風景果然名不虛傳!

那天一早,我和妹妹便向黃山挺進。經過5個小時的車程,我們終於來到了舉世聞名的黃山。我們先遊覽了翡翠谷,這是一個烈日當空的中午我們跟著導遊走進了這個幽幽的山谷,隱隱約約還可以聽見遊客的笑聲和讚嘆聲。我們順著山間小道向前走去,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條細長的小溪,各色的雨花石沉睡在溪底,美不勝收。水淺的地方人們有的坐在大塊石頭上踩水,有的俯下身子把水輕輕地向手臂、臉上潑洗,還有的挽起褲腿踏入冰涼的水中。我飛快地跑向溪邊,將雙手伸進水裡。啊!真難以相信,這水冰得離奇,比冬季自來水管中的水還冷得多。

翡翠谷淺藍的天空、金色的陽光,猶如倒映在水中的一幅充滿了詩情畫意的油畫。大概因為太美了,遊客們仿佛進入了仙境,流連忘返,不知是在天宮還是人間。後來我們又遊覽了愛字石,還拍了很多照片。翡翠谷遊覽結束後,我們依依不捨離開了。休息一晚後,我們從山下出發。做景區公車,到達索道口,乘索道上升八百餘米大家有說有笑,不知不覺已到了玉屏峰。玉屏樓,古稱“文殊院”,左連天都峰,右接蓮花峰,雄渾綿延,連綿起伏,氣勢恢弘。古時有“不到文殊院,不見黃山面”的美稱,果然不同凡響。

繼續前行,峰迴路轉。我們爬完蓮花峰,又黃山第二高峰:光明頂。霧氣漸小,對面的奇石也都露了出來。這些石頭,各有各的名字,什麼“豬八戒照鏡子”、“猴子觀海”,各具特點,都有其象形和寓意,變換角度觀察,更是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真是巧奪天工,美不勝收。讓人不禁要讚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第三天,我們到達了始信峰,這裡以奇松而著稱,連理松一根兩乾,一左一右,嬌健多姿,仿佛是一對孿生兄弟似的。而黑龍松則是根系發達,盤在地面上,如龍爪一般,形態十分奇特。這讓我想起了一句名言佳句:不到始信峰,不見黃山松。

看錶,已是中午時分,回到山下。離開了黃山,回家的路上,我回味著黃山的勝景,發出了“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