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旅遊的作文匯總

偶爾一次出外旅遊,可以放鬆身心,也可以怡情。與親朋好友出行,更能鐵貼近彼此的距離,留下深刻的回憶。下面是小編採集有關旅遊的材料:

作文一】

旅遊有幾種境界:一種是景點崇拜。匆匆來去,只是為了刻下“到此一游”的標誌,而對旅遊的記憶模糊不清。這種旅遊沒有任何意義,唯一的收穫就是一堆照片;第二種是文化尋蹤。獨自靜靜地漫步,撫今思昔,感慨叢生。這種旅遊厚實,收穫的或許是靈感;第三種是心靈漫步。三兩知己,陶醉於景,亦陶醉於情,情景相融,心心相融。或指點江山,或臧否時事。有時甚至情勝於景,景成了情感的舞台,情感的天幕。這種旅遊醇和,收穫的是心靈的印記,是情感的享受,是漫漫人生路上的深刻記憶。

達到第一種境界是非常容易的,只需在多如牛毛的旅行團中隨便選取一個,報上名去;能達到第二種境界者易受環境和氛圍的影響,不但需要寬鬆的行程、散漫的遊興,更需要慧心慧眼,在尋常中驀然感悟,在平淡中悠然自得;第三種境界可遇而不可求,人生本來就是“知我者二三子”,何況還有機會攜手同游。

假日閒暇,常有機會旅遊。一次是去蘇杭一帶,參加了一個旅行團,匆匆來去。白天參觀,晚上遷移,好像僅滿足於踏足一片新土地。但總還是能看到了一些東西的,如明清時期的園林、遼闊的太湖、古老的城牆、煙斜霧橫的山林廟宇。特別是那些優雅的庭院,曲折的迴廊,典雅的家具,悠閒的生活節奏。既有小橋流水,又有亭台樓閣,每一扇窗、每一道門,都經過了精心的雕飾。千奇百怪的太湖石,奼紫嫣紅的繁花,增添一絲絲典雅。現在想來,每一幅圖畫都是朦朧模糊,快速閃過的,心中只余美,而又道不出為何美,這大概算是第一種境界吧。

又一次去青海,是到達之後在參加的小團,一天只去一個地方,時間充裕。終於可以有時間在青海湖邊漫步了,湖水有節奏地湧上岸來,浸濕了鞋子。遠處是一望無垠的油菜田,金黃的菜花燦爛的盛開著。坐在遊船上,通過窗戶可以看到湖水翻滾著,拍打著船身。當時,激動得不知怎樣記錄下自己的感受。第二天在互助土族自治縣,看完民俗表演後,在街上閒逛,看到了土族的五彩袖和盤繡,發現了路旁草叢深處覓食的山羊,還進入了土族人的房屋內參觀,吃到了許多特色小吃,心中甚是歡喜。回到家後,便迫不及待想要記錄下旅程中美好的點滴,害怕會像以前一樣什麼都忘記了。

無論是達到哪一種境界,旅遊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種身心的愉悅與放鬆。正如某名人所說,人生有三件事不可儉省:學習、鍛鍊,還有就是旅遊。

【作文二】

今年五一,爸爸帶我去攀登了華山,那裡的一草一木讓我許久難忘。

我去過儀隴的金城山,那裡雖然果樹遍地、綠草如茵,但還是比不上華山的美;我去過德陽東山,那裡的山峰雖然蒼翠碧綠,但還是比不上華山的奇;我還去過閬中景屏山,那裡雖然有許多名勝古蹟,但終究還是比不上華山。

我一踏上華山路,就看見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山上蒼翠與黑暗相互參雜,我看呆了,爸說:“嘿,走了!”我迎上去說:“爸爸,看,這裡的景色多美啊!”

我邊走邊看,那一座座山峰都是光禿禿的,怪石嶙峋。即是在這樣惡劣的條件下,還長了樹木,它的生命真頑強!有一座山峰上長了一兩棵樹,在遠處看不清楚,但那座山峰是與眾不同的,山像托塔李天王,那樹則是塔了,多神氣啊!我們看見一顆國家級保護樹木國槐,有五百多年歷史了。那棵國槐樹枝粗壯,樹葉茂密,呈橢圓形,我越爬越害怕,但是這高興勁成了我的動力,我和家人繼續攀登,越攀越高。我看見西峰了,那是沉香劈山救母的地方,我高興地跳了起來。又走了一段路,我看見了長空棧道,在山的邊緣上用木板連起來的一條路。看那千尺幢,是直上87度的坡,直插雲霄。

聽人說:華山的日出和雲海也很美。太陽剛從地平線上升起來,最先露出一張可愛的笑臉。嘿,下山了,坐纜車,好高啊!在纜車上看見這一面的山與眾不同。在纜車上每過一個樁,速度很快,一會兒,就到了山腳,竟然有如此快的速度?!

時間太快了,改日我再征服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