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大海戰觀後感400字兩篇

電影《甲午大海戰》講述了一群英雄為了捍衛民族尊嚴,抵抗侵略者,誓死保衛國家,最終壯烈犧牲的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故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甲午大海戰觀後感400字兩篇,希望大家喜歡。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400字1

今天下午,我們在大會堂觀看了《甲午大海戰》這部電影。看完後,我心情久久難以平靜。

電影主要講述了1894年,由於日本的野心再加上清王朝的腐敗和無能,日本和中國之間展開了一場大海戰。影片中,一群熱血青年為了報效祖國付出了生命,可由於清王朝的腐敗無能,貪官的污吏,慈禧的奢侈,使國家一步步走向衰亡;而日本卻省吃儉用,用省下了的錢去買戰艦,日本日益強大。看到這裡,我恨得咬牙切齒。

其中,令我映像最深的是當兩國艦隊在海上交戰時,敵強我弱。鄧世昌卻義無反顧地駕駛者“致遠號”,在海水如柱的大海中行駛,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前進,在炮火連天的海面上奮不顧身地沖向“吉野號”。他抱著一顆“艦在人在,艦亡人亡”的誓死之心捍衛著祖國的尊嚴!我被眼前的一幕幕所震撼,心中深深地映入這個名字:鄧世昌!他,是民族的英雄!

電影雖然放完了,可一幅幅畫面卻時時迴蕩在我腦海中。我想起了一句話:“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勿忘國恥,長大後用我們最大的力量去報效祖國!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400字2

我們的祖國有許許多多讓人們感到自豪的事情,同時我們的祖國也有一些讓人感到恥辱的事情;比如《甲午大海戰》,下面就是我看後的觀後感。

日本為了擴大海軍,到處搶離海岸處別人的地盤,還到處殺人放火;十分可惡!我覺得日本人太殘忍了,我非常討厭日本人,勇敢的戰士們為了保衛我國的每一寸土地,許多戰士都在戰場上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說到這,我覺得慈禧太后也有錯,本來中國的船就比日本人擊壞了不少;為什麼不買幾艘,難道就為自己的六十大壽讓日本殺死那么多無辜的老百姓。等我長大了我一定好好地守護我們國家的領土。祖國是偉大的,我愛祖國的每一寸土地、每個地區。我們的祖國是強大的,我決不允許日本再次侵略我們的祖國,從此以後我決定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做個有用之才,讓祖國變得更加美麗、更強大、更富饒。

讓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從小事做起,希望大家都有熱愛祖國的愛國精神。這時候,我想起了“眾人拾柴火焰高、團結起來力量大”這句話讓我們明白,中國人們只要團結起來就不會讓任何國家侵略我們中國。

推薦:

電影《甲午大海戰》觀後感

在歷史的長河中,在中華文明的傳承中,總會有無數的英雄人物為正義而鬥爭,為革命而犧牲,電影《甲午大海戰》就是講述了這樣的一群英雄為了捍衛民族尊嚴,抵抗侵略者,誓死保衛國家,最終壯烈犧牲的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故事。

影片開始,一群少年被送到福州馬尾船政學堂學習海上作戰策略,之後在李鴻章的請求下船政學堂中的一批優秀學員又留洋國外接受海戰訓練。幾年後,留在中國的名叫鄧世昌的學生到英國把他們接了回來,又從英國帶回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軍艦組成了中國第一隻海軍——北洋水師,與此同時,日本也在英國訂購了巡洋艦,但威力遠不及北洋水師。北洋水師組建七年後,由於軍費短缺,炮口老化,船身生鏽。再加上慈禧太后不斷的從海軍軍費中抽取銀兩建造頤和園。這隻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海軍慢慢地變得虛弱,不堪一擊。和慈禧太后領導下的昏庸腐敗的清朝政府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明治天皇帶領手下的大臣們節衣縮食,訂購了當時最先進的速射炮,向著清朝政府虎視眈眈。

1894年,甲午海戰正式打響。由於經費短缺,彈藥不足,北洋水師白白錯失了多次攻擊敵人的大好時機,這隻最強大的海軍最終沉沒在日本軍艦速射炮的炮口之下。

這是一段屈辱的歷史,堂堂大國人才濟濟,卻被彈丸小國日本打的一敗塗地,我認為,北洋水師的戰敗不是鄧世昌等海軍英雄的責任,而在於清朝政府的腐敗無能,輕視了敵人,他們沒有意識到,正是這個看起來弱小的對手把中國歷史上最先進的海軍打的落花流水,還讓清政府割地賠償。

聯想現實,今天,幾乎就是在同一個地方,日本又要和我們因為釣魚島歸屬問題挑起戰火。只是這一次,對於他們提出的任何不平等要求,我們都可以抬起頭,勇敢地說“不”。因為,現在的中國政府已經不是當年的那個腐敗無能的清朝政府。我們擁有一支訓練有素的海軍,一艘強大的航空母艦,四艘威力強大的核潛艇和號稱“航母殺手”的彈道飛彈,還有我國自主研製的各種先進戰機和武器。我們不會主動挑起事端,但是,我們也不懼怕戰爭。如果日本仍然看不起我們,我們就要用實際行動告訴他們一個道理:“永遠不要用老眼光看人”。

同學們,從現在起讓我們腳踏實地,為了中華民族的每一步前進,為中華名族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