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大海戰觀後感精選影評2000字

《甲午大海戰》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1894年在我國黃海發生了震驚中外的中日大海戰。由於清政府的腐敗和武器裝備不夠先進等原因,中方“經遠”、“致遠”等5艘戰艦全部被擊沉,中方慘敗。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甲午大海戰觀後感精選影評20xx字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20xx字

電影《1894甲午海戰》重現了當時的歷史概況,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自恃為天朝上國,不思進取以及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在明治天皇的帶領下舉全國之力購買軍艦,而清政府卻以經費不足推諉買軍艦(然而傾全國之力為慈禧太后舉辦60大壽)。這是何等的令人寒心呀!雖然說清政府在甲午海戰中遭受了重大的失敗,但是縱觀甲午大海戰前前後後的各種事情,我還是發現了我們的進步。

甲午大海戰宣告了北洋艦隊的全軍覆沒,我國的海上作戰能力大受打擊。當時的統治者還不以為然,只是一昧的妥協,顯示了其軟弱無能。但是經過這個事情還是激發了很大一部分年輕人心中的愛國情懷——立志推翻封建王朝,拯救我們的國家,這是一個進步的地方。同時,我們都知道為了培養海上作戰的軍事人才,清政府曾派遣了大批的優秀的中國學生以公費留學。雖然他們很多人在甲午海戰中犧牲了,但是他們從西方帶回來的技術、思想已經在影響著當時一些似覺悟非覺悟的人們,並且加速了他們的覺醒。讓他們知道了我們不僅要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更要學習他們先進的思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就是我們進步的地方,因此我們不能只是一昧的批判甲午海戰失敗,而是要反觀歷史,這樣才能夠真正的通過歷史得以明鑑。

其次,甲午海戰既然已經充分暴露出了我國在海上作戰能力的缺陷。因此,我們通過學習這段歷史,吸取經驗教訓,現在我們正在大力發展海上軍事能力。比如:我們正在積極地建造航空母艦以及航空母艦上的戰鬥機,而且我國的潛水艇的技術現在在全世界的範圍來看都是數一數二的。就今年我們的蛟龍號的成功測試,又標誌著我們的海上作戰能力的一次提升,一個新的里程碑。雖然我們現在相比以前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要知道:不止我們自己在進步,別人也在進步,所以我們既要看到我們的成就,也要看到現在國際形勢不容樂觀,還沒有到我們鬆懈的時候,我們的道路依舊艱辛。

於是橫向分析了一下我們現在國內外的形勢:現階段的內患是:官員的腐敗問題。官員腐敗也將影響當權黨派政界的治國方針。治國方針雖有計畫和方法,因為個別官員的腐敗,為了自身利益,陰奉陽違、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總是不能去很好的執行。外患是:中國近三十年的經濟高速發展,伴著美國、英法、歐盟等西方國家的經濟衰退。西方民主社會國家可謂是落水之狗,到了最後的瘋狂,想的做的更多的是制約中國的崛起。最近的黃岩島、釣魚島事件,都是美國、日本及其狗腿小國敵視制約中國的傑作。我們不能忽視這些問題的存在,而要積極地尋求解決的辦法。

我們要國富民強,要不受外國的欺凌,就必須從現在做起:積極努力的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最終可以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報效祖國,讓中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甲午大海戰觀後感20xx字

當海風吹過/你已經走遠/記憶里/那是一個秋天/當明月升起/你已經走遠/銀光里/留下一片深藍/淚水從每一張臉上灑落/心裡的疼要一百年。

這首充滿悲情而又不失豪壯的歌曲在我的耳邊迴響。這種悲情和豪壯,漸漸觸動了我心底最軟的那根弦,隨著悲壯的鏇律,我漸漸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震撼和感動。莫名的悲傷與惆悵,縈繞在我心間,久久不能釋懷……

影片開頭,在旁白解說下,我們來到了一個古色古香的居室里,裡面陳設著各種珍貴的古董,有戰艦模型,老式望遠鏡,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張年代久遠的老照片。“那是中國第一批去英國留學的孩子,後來成了北洋海軍的第一批艦長。我曾經聽到過他們的一些故事,也曾被這些故事所震撼和感動。大學畢業後的一天,我突然產生了一個念頭,想沿著他們的足跡走一走,那是一種穿越一百五十年的記憶,那是一幅逝去一百五十年的畫面……”

1867年,紫禁城。鏗鏘有力的聲音在其間迴蕩。在列強屢屢從海上入侵,中國海防空虛的背景下,直隸總督李鴻章上書同治帝,建議開設福州船政學堂,學習西洋科學,培養海軍人才。皇上聖諭,照辦。於是,劉步蟾、林泰曾、鄧世昌等一批幼童便成了福州船政學堂第一批正式學員,開始了他們的強國之路。

1876年,日本開始大力擴建海軍,李鴻章上書年幼的光緒帝,建議在船政學堂中選拔優秀學子去英美法德等國留學。慈禧太后御批,依議。

中國的小木船旁邊,洋人的蒸汽船響著刺耳的汽笛聲,在這裡,劉步蟾等人告別鄧世昌,他將這張照片親手遞到鄧世昌手上。“給你留個紀念吧!”

在一隊中國人背著重物艱難行走的背景下,劉步蟾等人登上了船頭。鄧世昌看著照片,又深情地望著這幫同學,若有所思。他將照片翻過來,只見照片背後赫然寫著這樣一段飽含深情的文字:

此去西洋,深知中國自強之計,舍此無可他求。背負國家之未來,求盡洋人之科學,赴七萬里長途,別祖國父母之邦,奮然無悔。

他們眺望著祖國的萬頃波濤,飽含熱淚地跪在甲板上。蒸汽船漸漸駛離我國領海。南遷的海鷗在藍天和大海之間飛馳著。此時,他們和它們正處於同樣的境遇中,是否會有同樣的情感呢?

1884年,應李鴻章之請求,清政府從德國購買了當時世界上兩艘最大的鐵甲艦“定遠”和“鎮遠”,由劉步蟾等英國留學生轉運回國,中國終於有了洋人用來打開中國國門的鐵甲艦。

在蒼茫的大海上,兩艘戰艦如兩隻巨大的白鯨橫空出世,雄壯的汽笛聲、滾滾如柱的烏煙,構成了一幅壯麗的畫卷。指揮台上,各位艦長談笑風生,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是什麼讓他們離家時飽含熱淚,又是什麼讓他們回國時無比喜悅和自豪呢?直到那一刻,我找到了答案。

十年之後,黃海海戰,局勢對北洋艦隊越來越不利。致遠艦管帶鄧世昌正沉著地指揮著戰鬥,可炮彈已盡。

此時,大副向他緊急匯報:“經遠遭艦隊圍攻,正在下沉,定遠起火,鎮遠正在靠近掩護!”鄧世昌憤怒地喊道:“打了三個小時,敵艦一艘未沉,日本全仗著吉野,擊沉它,我北洋艦隊即可獲勝。現在只剩下魚雷了,只有衝上去!”大副連忙勸說:“我艦已中彈四百餘處,距離過近,敵炮命中率將大大提高。”鄧世昌並不理會,鄭重地摘下官帽,大吼道:“掛衝鋒旗!”

一面衝鋒旗迅速升起,致遠單艦向吉野衝來。東鄉平八郎害怕被撞擊,命令全艦集中炮火,攔住致遠,炮彈蜂擁而至,厄運如影隨形。致遠艦遭到嚴重炮擊,衝鋒旗被打落。此時,鄧世昌親自衝上前去,一手拽緊繩子,拉起衝鋒旗,對士兵們喊出最後一句話:“弟兄們,我們從軍衛國,今至一死,也要撞沉吉野!”“尊大人命!”每張黝黑的臉上都透露出不畏死亡、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

在火海中,在硝煙中,在濺起的數丈巨浪中,鄧世昌一手拽緊繩索,一手掌握航向,臉上寫滿了憤怒,任長發和披風在海風中飛揚,任敵人的炮火愈發強烈,屹立不倒。“致遠”號多處起火,在巨浪中艱難地行進著,直到被“松島”和“吉野”兩艘巨艦擊沉。

他並非不知道衝上去非但不能撞沉吉野,反而會使自己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但他做了,做的很徹底,他就是要吸引敵人炮火的注意力,就是要誓與敵艦同沉,就是要以死來警醒國人!他真正的給我們詮釋了勇者的含義,他,就是一個大無畏的勇者!與此同時,經遠艦管帶林永升也壯烈殉國,他們都把自己的忠誠和勇敢,堅持到了最後一刻。

這幾個場景都激起了我心底里一種微妙的情感。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塊令他魂牽夢縈的土地,得意時想到它,失意時想到它。這種對故土的情感,我說不出,但每當離開這片熱土時,我總會潸然淚下,最後才發現自己是多么珍視自己曾經生活過的地方,這裡的一山一水、一星一石、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一花一鳥,總讓我難以忘懷。“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這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句詩大可用來形容這種情感。故鄉給人以莫名的力量,在這種力量的驅使下,大家一起來建設它,一起來為它造福。直到風燭殘年之時,還希望自己能長眠於自己曾經奮鬥過、生活過的地方。這是一種怎樣的力量,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正是這種力量,鼓舞著劉步蟾去西洋求學,奮然無悔;鼓舞著鄧世昌慷慨赴死,為國捐軀;同樣鼓舞著更多的華夏兒女面對外來侵略者時,甘願挺身而出,共赴國難,所謂“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所謂“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所謂“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1894年,北洋海軍在豐島海戰和黃海海戰之後,元氣大傷,退回威海衛軍港。而與此同時,日本聯合艦隊占領了大清海岸線上多個炮台,北洋艦隊在海上戰艦和陸上炮台的夾擊下,陷入絕境。

硝煙瀰漫的大海上,滿目瘡痍的定遠艦停泊在蕭條的港口裡,失去了往日的無限風光。右臂受傷的丁汝昌在劉步蟾和楊用霖的陪同下漫著踉蹌的腳步,失望地看著這一切。

“丁大人,日本人送來一封給您的信!”“念!”

“大日本帝國海軍聯合艦隊司令伊東佑亨致丁提督汝昌閣下,另有坪井航三、東鄉平八郎大佐……如率艦隊投降,我等確保閣下遊樂於日本,等將來貴國振興之後,再返報祖國,自古以投降成大事者甚多,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在短暫的沉默中,三個人的臉上都顯示出凝重而又無奈的表情,不住地嘆氣。丁汝昌慢條斯理地把信拿過來,撕成碎片。

一個月後,劉步蟾在定遠艦上服毒自盡,並無奈地炸毀了定遠號。不久,北洋水師丁汝昌亦服毒自盡。

鎮遠號上,炮彈已盡。“楊大人,您現在可是北洋海軍中職位最高的長官了,這去日本送投降書的事,非您莫屬。”“你們去投降,讓我擔事是吧!鄧世昌不是走了嗎?林永升不是走了嗎?劉步蟾、林泰曾、方伯謙,咱們這幫老同學,同去!同去!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說完在驚恐的軍官面前,望著滿是硝煙的天空,飲彈自盡。何其壯哉!

從丁汝昌、劉步蟾、楊用霖等人的身上,我看到了兩個字——道義。誠然,在此時,投降可以保住性命,並且有機會重振祖國,而一旦死去,就什麼可能都沒有了。“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越王勾踐的事例深深地說明了這一點。古語曰:“識時務者為俊傑。”就是要人們放棄一時的道義,保全性命,日後再圖大業,否則的話,最終只能走向失敗。從金庸的武俠小說到現實社會,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