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秋天的花的作文

野菊花的枝桿雖然細小,但每一根細小的枝桿頭上都長著可愛的花骨朵。野菊花的葉子沒有大麗菊長得茂密,也沒有秋菊的葉子長得大氣,更沒有黃菊的葉子長得油光發亮,可是它堅挺的小葉子很耐嚴寒酷暑,不易變黃,不易落葉。一般每一片葉子從長成到枯黃至少可以歷時四五個月。

這些野菊花都是淺藍色的。我仔細數了數發現它們都有十六片細長的小花瓣,花瓣整齊地圍著淺黃色的花芯。這些野菊花的花期大約在十四天左右,一般每個花骨朵從長出小骨朵到完全開放大約需要三個星期左右。站在野菊花叢里,就仿佛置身於淺藍色的海洋當中,這些野菊花只有我的膝蓋那么高,每一朵花兒都在風中向我招手,對著我微笑,仿佛就是一個樸素的山娃,在陽光搖曳下輕舞著生命的喜悅。這時,我總是情不自禁的低下頭去親近它們,輕輕地觸摸著橫陳的枝椏,把鼻尖貼上去,小心地親吻著它們,深深地吸著它吐出來的幽香……整個空中也飄逸著清幽的甜香和神秘的魅力。

這些小小的野菊花算不上花兒王國里的貴族,充其量只能算是花兒王國里的小角色。它既沒有玫瑰的迷人,也沒有玉蘭花香的濃郁,更沒有時時被人關注、讚嘆不絕的荷花那樣的清高。它就是它,小小的花,淡淡的香,默默地為著這個世界吐露自己的芬芳,獻出自己最好的一面,無論春夏秋冬,無論嚴寒酷暑,無論得到誇獎與否。

我就是被這種野菊花的精神打動,我也要向它一樣不管是否被人注意,都默默的、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該做的一切,過著普通而踏實的日子。

今年的秋天來得早,卻如二八女子姍姍的蓮步輕搖,那絢爛的黃葉依依的不忍墜落,我不知道爬滿籬牆的紅艷艷的藤蔓植物叫什麼,每回行走在這條小路上,都禁不住觀望駐足,我想我的神情一定是喜悅的,在這個被古詩詞渲染的蕭瑟悲涼的秋天,有這樣熱情火辣的顏色怎不叫人心潮澎湃呢。仿佛秋風也愛戀著這個季節,柔軟而溫情。陽光恰到好處的暖著我裸露的肌膚,整個人不免沉醉起來。於是嗅到了”芳熏百草,色艷群芳,在幽愈馨”的菊的清香。

自陶淵明歌詠過菊花”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的貞秀之姿並於東籬種菊之後,菊花便被中國古代文人雅士引為知己。試想忽然一夜霜滿碧瓦,芭蕉不展,荷敗蓮萎,紅凋綠落,惟有”菊蕊獨盈枝”,會是如何的驚喜呢。難怪明代詩人高啟在”秋色蒼茫人慾醉,寒香冷落蝶先知”的秋天要坐對幽軒賦詩了。這時如果有酒,有一知己,吟風弄月,把盞賞菊,對面是心愛的人,杏眼桃鰓,柳眉櫻唇,素指纖纖,笑靨如春,或者他是長眉俊目,星眸微醉,衣袂飄飄,這場景該是怎樣的風情萬千呢。當然最好是繁花落盡之後於一山清水秀天高雲淡之處尋菊之意韻,盡享生命樂趣,其中況味非塵俗庸人可體會啊。

蘇軾讚譽菊花”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寫出了菊花清冶穠艷的姿態,詩人屈原“朝飲秋菊之墜露,夕餐秋菊之落英”徹徹底底的將菊做為生命的汁液啜飲而流芳後世,寫出了菊的極致氣韻。李商隱的“暗暗淡淡紫,融融洽洽黃”點染出菊的婀娜婉轉綽約柔姿。古時女子聰慧多情,也以菊喻心,如朱淑真的"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道出了與菊同一的孤標傲世,而李清照"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的曖昧已是對菊由衷的青睞了。不管怎樣,古文人們寫盡了菊花的幽香,風姿,異質,奇態,瀟瀟灑灑的裝點出一個風骨無限的菊的世界。唯有唐黃巢《題菊花詩》"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和《不第後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盡白花煞;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中賦予菊花以重重殺氣,令人心有餘悸而惶惶然。我終是一弱質女流,難將菊花看作金盔鐵甲。而"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真正想看的是那凌霜而立獨立枝頭的菊花,好讓自己獨自走完人生的旅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