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杜富國觀後感範文2篇

20xx感動中國頒獎晚會將於20xx年2月18日晚上八點檔一套首播,目,通過觀看感動中國,我們又了解到了十個偉大的人物,其中杜富國的故事特別令人感動,下面小編就來分享兩篇關於杜富國的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學習杜富國先進事跡觀後感範文1:

我國南部戰區陸軍某掃雷大隊戰士杜富國,在執行邊境掃雷任務過程中,捨生忘死、身負重傷,失去了雙眼雙手。他的英勇事跡在網上傳開後,廣大網民既對年僅27歲的杜富國落下終身殘疾感到痛心,更對他以身報國的壯舉表達崇高敬意。媒體稱,杜富國及戰友們“每天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把遺書放好,再去執行掃雷任務。每天晚上回來以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反覆修改遺書”。這些年輕戰士在地勢險峻的雷場內人工排雷,待任務完成後,手拉著手徒步走過雷場的每一處角落,證明腳下這片土地已絕對安全。他們在攜手行進中的歌聲響徹邊陲。

杜富國和他的戰友們,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如果不是媒體宣傳報導,恐怕我們很難想像,在和平年代裡,像杜富國這樣的年輕人每天還要面臨生死考驗。而他們正是在用自己的生命與獻血,保衛人民民眾的生命安全。杜富國是那樣的臨危不懼,他在接到“查明有無詭計設定”的指令後,便對戰友說“你退後,讓我來!”正當杜富國按照作業規程小心翼翼清除彈體周圍浮土時,猛烈的爆炸隨即發生。他被炸成了血人,永遠地失去了雙眼和雙手。在急難險重的崗位上,在命懸一線的關鍵時,杜富國用奉獻擔當的精神詮釋了誰是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強調,“挑選優秀年輕幹部,千條萬條,第一條就是看是否對黨忠誠……忠誠不是掛在嘴上、寫在紙上的,而是要體現在實際行動上。有的幹部工作上拈輕怕重、不願到艱苦地方和崗位工作,能說對黨忠誠嗎?有的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打埋伏、八小時之外找不到人,能說對黨忠誠嗎?這樣的幹部,真到了關鍵時刻能靠得住嗎?”

塑造年輕幹部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需要杜富國式的奉獻擔當精神。年輕幹部雖不要在雷場掃雷,但時時事事要在人生路上“掃雷”:當工作中遇到“燙手山芋”時,敢不敢接手、能不能辦好?當組織安排到艱苦地方和崗位工作時,是不是真心愿意去?當遇到挫折打擊時,有沒有打“退堂鼓”?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衝突時,如何權衡把握?……如果年輕幹部不能義無反顧地掃掉急功近利、拈輕怕重、眼高手低、貪圖享受、作風漂浮的“雷”,而是精於自我設計、自我包裝、拜高踩低、貪名圖利,那就難以堪當大任,走不好成長成才之路,遲早要栽大跟頭。現實中很多典型案例告訴我們,一些領導幹部之所以身陷囹圄,遭到黨和人民的唾棄,都是從看似小枝小節的地方出問題開始的,本質上是背棄了信仰、對黨不忠誠不老實,最後誤入歧途、追悔不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培養優秀年輕幹部,千條萬條,第一條就是教育他們對黨忠誠。培育健康向上的黨內政治文化、涵養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大力宣傳弘揚榜樣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讓幹部“墩墩苗”,這些都能有效地教育感召鍛鍊年輕幹部,使他們對黨忠誠老實。對於年輕幹部自身而言,要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的諄諄教誨。何為大事?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這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小而言之,就是要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使一個單位、一個部門、一個地方發展進步,提升職工民眾、當地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就像知青習近平那樣,帶領梁家河鄉親創造美好生活;就像戰士杜富國那樣,為邊境人民留下可以放心行走的土地。唯有這樣,才能不辜負青春歲月、人民期望、黨的託付。

學習杜富國先進事跡觀後感範文2:

杜富國,南部戰區陸軍雲南掃雷大隊的一名普通戰士,在最危險的時候,毫不猶豫用血肉之軀將戰友護在了身後,年僅27歲的他,看到這個世界的最後一面卻是冰冷無情的火光。寫到這裡已情難自禁,看到你傷後堅定的樣子,既心疼,又已深深折服。富國,我們永遠記得你最帥的模樣,記得你排雷後像個小孩開心的微笑。

時間撥回到20xx年10月11日,一個再平凡不過的日子,你重複著每天的排雷工作,卻不曾想突遇爆炸,在這危急時刻,你用身體換來了戰友的平安,自己卻失去了雙手和雙眼,你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中國軍人的勇敢與擔當,溫暖和感動著世界。當你聽到中越邊境掃雷雲南段最後一塊深排雷場被徹底搜排完畢並移交給邊境百姓這一訊息的時候,躺在病床上的你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這是“邊境掃雷人”的責任擔當,更是中國軍人對人民的莊嚴承諾。在我知曉杜富國同志先進事跡的那天夜裡,我思忖了很久,我們黨員幹部應該從中領悟到什麼,或者說學習到什麼。

力爭上遊,做不畏風雨的弄潮兒。前蘇聯作家高爾基的《海燕》:“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雲。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富國同志回響號召,主動申請加入臨時組建的掃雷部隊,到最需要他的地方一去就是三年,日復一日的排雷是他對籠罩恐懼的雷區百姓深深的愛,無怨無悔。作為中國軍人,杜富國衝到了最前線,力爭上遊的信念是他對自己的交代,不畏風雨的完成排雷任務是他對邊境人民的交代。事在人為,如果沒有像杜富國同志一樣敢為人先的弄潮兒,亂石嶙峋、溝壑縱橫的雷區怎樣掃,邊境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怎樣得到保障?

敢於擔當,做迎接挑戰的勇敢者。危急時刻的一句“你退後,讓我來”,短短六字,蘊含了多大的能量,需要鼓足多大的勇氣。年輕的杜富國在危險面前的大無畏精神,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發出的一聲長嘯,“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無不使人動容,深深折服。“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富國同志用生命譜寫了一曲無悔的青春讚歌,悠揚又響徹雲霄。作為同樣充滿激情想乾一番大事業的年輕人,杜富國不懼挑戰、敢於擔當的力量推動著我們勇往直前,特別是“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的精氣神,鼓舞著青春的我們,行荊棘路,做勇敢者。

心繫百姓,做幹事創業的有心人。富國心繫飽受“雷”害的邊境百姓,立志為人民掃除最後一片雷場;我們黨員幹部心繫基層百姓,感受百姓冷暖,了解百姓疾苦,解決百姓困難。這是我們共同的事業,是使命,是責任,是交代。中國共產黨人要時時做到為民著想,與人民同甘共苦,才對得起人民的信任與期待。如今,人們去蘭考看到焦桐懷念焦裕祿,望見大亮山蓊鬱的林場想念楊善洲,看到政和欣欣向榮的新區建設,自然想到廖俊波。這些甘為“樵夫”的共產黨人,把民眾利益看得比天大,為民披荊斬棘,樹立了一座座不朽的時代豐碑,留給後人瞻仰、學習。總而言之,幹部幹得好不好,百姓心中那桿秤明白著呢。

富國,記住你最帥的模樣,那是屬於你無悔的青春;胸前的軍功章熠熠生輝,那是對你偉大事業的嘉獎和表彰;被守護的那一方土地的百姓的笑與淚,更是對你人生的無上認可和褒揚。人生價值的實現有很多種,你用最壯烈的一種讓我們牢牢記住了你永遠帥氣的臉龐。對於我們廣大同樣奮鬥在基層一線的黨員幹部,雖然職位有所差異,但和“杜富國們”一樣,都是為祖國和人民的事業而努力,“富國”精神必將激勵著我們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