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感動中國人物黃文秀事跡觀後感心精選5篇

黃文秀同志是優秀共產黨員和基層幹部的楷模,她的事跡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生動回答了新形勢下基層黨員幹部如何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如何加強黨性修養、永葆先進性,如何提高領導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本領等重要課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感動中國候選人黃文秀事跡觀後心得,希望能幫到大家!

感動中國候選人黃文秀事跡觀後心得篇一

黃文秀同志放棄大城市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樂百縣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埋頭苦幹,帶領88戶418名困難民眾脫貧,全村貧困發生率下降20%以上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和給予較好評價,對她20xx年6月17日凌晨,在從百色返回樂業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難,獻出了年僅30歲的寶貴生命。

黃文秀同志是優秀共產黨員和基層幹部的楷模,她的事跡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生動回答了新形勢下基層黨員幹部如何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如何加強黨性修養、永葆先進性,如何提高領導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本領等重要課題。她的事跡和精神是黨員幹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生動寫照,更是開展學習實踐活動最直接、最生動的寶貴教材。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與其讓生命在那些沒有意義的事情上一天天的耗費,不如像黃文秀同志那樣,積極進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腳踏實地,深入民眾,積極進取,挑戰自我,超越自我,追求卓越,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優秀、更完美。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用黃文秀同志的精神指引我前進的道路。

一、是學習她勤奮敬業、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崇高境界。她熱愛農村,紮根基層,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想信念,處處為村里謀規劃,辦實事,竭誠為民服務的精神永遠鼓舞著我們。我一定要向黃文秀同志那樣,堅定理想信念,百折不撓,全心全意為民眾服務,積極進取,紮實工作。

二、是學習她艱苦奮鬥、開拓創新、銳意改革的不懈追求。她被選派到百坭村工作以來,一直為百坭村的發展兢兢業業,幫助百坭村民眾修公路,帶領百坭村農民科學種田、發展農業,促進了百坭村振興和發展,提高了百坭村民的人均收入。我也要從廣大民眾的根本利益出發,本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做好本職工作,心繫民眾,努力奉獻社會,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三、是學習她為民愛民、克己奉公的優秀品格。黃文秀同志在百坭村任職期間,工作上高標準,生活上低要求,她為村莊的發展謀規劃,為困難村民的生活忙碌,我作為一名幹部,也要向黃文秀那樣,心繫村民,時刻關心貧困民眾的疾苦,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要有真摯情感、腳踏實地、艱苦奮鬥的實幹精神,淡泊名利、公而忘私的優秀品德。

“死者長已矣,生者當勉勵”。我要化悲痛為力量,通過學習黃文秀同志的精神,在現在以及將來的工作中,把黃文秀同志的精神作為黑暗中的燈塔,指引著自己前進。

感動中國候選人黃文秀事跡觀後心得篇二

年輕的、優秀的黃文秀同志畢業後放棄大城市優渥的工作條件,積極回響組織號召,到樂業縣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為貧困戶幹活、與民眾談心、和民眾做朋友,贏得了大家的信任。她埋頭苦幹為民眾做實事,做好事,在農村發展支柱產業,建立電商服務站,為貧困戶增收,帶領88戶418名貧困民眾脫貧,降低了貧困發生率20%以上,用實際行動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可以說一心為民,是對黃文秀最好的評價。從大山女兒到扶貧戰士,黃文秀同志是在脫貧攻堅偉大實踐中湧現出來的時代楷模和先鋒模範,是以生命堅守初心使命的優秀青年共產黨員代表。

黃文秀的遇難讓全國人民都感到心痛和惋惜,習近平總書記對其家人進行了慰問,他強調,黃文秀同志研究生畢業後,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黃文秀同志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驕傲,是優秀青年共產黨員的榜樣,她無悔的青春選擇,作出了令人景仰的時代回答必將芬芳而不朽。作為青年黨員的我們也該學習她的優秀品質,始終在工作中保持感黨恩、為人民的初心。尤其在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緊要關頭,我們每名黨員都應該要從黃文秀同志身上獲得攻堅克難的鬥志和力量,求真務實、全力以赴打贏脫貧攻堅戰。我們要堅持忠於職守、擔當盡責,把自己的青春奉獻給黨和人民,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奮鬥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基層工作女幹部,我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甘於奉獻,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奉獻自己的青春,熱灑自己的汗血,全心全意做到為人民服務,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感動中國候選人黃文秀事跡觀後心得篇三

“人民的好書記,人民不會忘記你”“願天堂沒有洪水”“學姐,一路走好!請放心,會有許許多多的百色學子回到家鄉,接過建設美麗壯鄉的接力棒,奉獻自己的青春力量。”近日,廣大民眾紛紛把真切的哀思寄託給那個遠去的“第一書記”,而中共中央總書記、xx、xx主席習近平對這位“第一書記”給予了高度讚揚,“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我們要學習時代楷模黃文秀先進事跡。

當代大學生的典範,反哺報答養育之恩。20xx年碩士研究生畢業後的黃文秀,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自願回到百色革命老區工作,主動請纓到貧困村擔任駐村,成為那個“要回來的人”。這樣的選擇,對絕大多數大學生來說,可謂“不可理喻”。很多邊遠貧困地區的學生,一旦走了出來,跳出了“龍門”,就一頭扎進繁華的大都市,換下了身上的“粗衣”,洗去了身上的“鄉土”,同時也丟掉了淳樸的本性和農民的本色,甚是可惜。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鼓勵引導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的意見》。檔案的出台,進一步完善了人才培養吸引流動和激勵保障機制,也必將鼓勵引導更多優秀人才到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貢獻才智、建功立業。

先進共產黨員的代表,心中牢記人民之託。要取得民眾的信任,就要從內心把民眾當親人,急他們所急想他們所想,真正和他們打成一片。她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為了能和村們嘮家常,她學會了方言;為了儘快掌握第一手資料,她經常一連幾個星期都駐村里,白天民眾出去乾農活,她就用晚上時間進村入戶,走訪民眾,日復一日地“纏”著村民們,大家才慢慢接受了她。中央印發《關於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就是要把我們基層黨員幹部從形式主義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以更多的時間、精力去走近民眾、融入民眾,增進同人民民眾的感情。黨員幹部要自覺同人民想在一起、乾在一起,著力解決民眾的操心事、煩心事;要立足本位,找準興農村、富農民、強農業的發力點。不務虛聲,不貪虛功,勤勤懇懇幹事業,兢兢業業當公僕。

一線扶貧幹部的楷模,攜手走上脫貧之路。駐村一年,輾轉2.5萬公里,讓418名民眾脫貧,貧困發生率降到2.71%,扶貧是她“心中的長征”。如期脫貧進入全面小康,是我們黨對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過去6年時間,全國累計減貧8239萬人,剩下的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必須採取超常之策、下非常之功。當下正是需要我們廣大黨員幹部精準發力,追求“無我”境界的關鍵時候。需要我們全黨同志齊心協力,以只爭朝夕的奮進精神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對症下藥、精準施策,拿出脫貧攻堅“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決心,徹底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我們全體黨員幹部都要像黃文秀同志一樣,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感動中國候選人黃文秀事跡觀後心得篇四

古人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何為初心?大概每個人對初心的定義都不同。在我看來,“初心”應該是我們初入社會時對自己的期許,是需要腳踏實地一步步去實現的目標,是指引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也是你甘願為之奮鬥終身的信念。對於共產黨員而言,“初心”是入黨時激情澎湃的“紅心”,是隨時準備為國家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忠貞,是時刻不忘的堅定信仰,是每一個共產黨員長期堅守敬畏的精神高地。

黃文秀的選擇是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體現,更是不忘初心的真實寫照。黃文秀是大山里走出來的窮孩子,多少年來她一直保持著為家鄉、為故土、為鄉親做貢獻的初心。研究生畢業之後,她有機會留在城市工作,但是她還是毅然選擇了紮根農村建設家鄉。有同學後來問過她這樣選擇的原因,黃文秀回答:“很多人從農村走出去就不想再回來了,但總是要有人回來的,我就是要回來的人。”一句“我就是要回來的人”,體現了黃文秀對家鄉的深情,也體現了她對建設家鄉、發展故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黃文秀的選擇是一名“先鋒”共產黨員的選擇。在入黨申請書中黃文秀寫道:“只有把個人的追求融入黨的理想之中,理想才會更遠大。為了使自己活得更有意義,生存更有價值,我迫切要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她始終踐行著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廣西百色,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女兒身卻懷揣“巾幗夢”的她毅然擔當起了脫貧攻堅的先鋒。剛開始,她在日記中寫道“我還不敢勇敢”,但是慢慢地,她跟貧苦戶越來越親,工作越來越熟練,一周年時,她說,“我心中的長征,駐村一周年愉快”。

扶貧路就好像新時代的長征路。二萬五千里長征給我們留下了“堅忍不拔,自強不息,勇往直前” 的寶貴長征精神。新時代的長征路上,有一批像“黃文秀”一樣的扶貧先鋒,延續著長征精神,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他們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人,他們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人,他們是我們應該成為的人。

感動中國候選人黃文秀事跡觀後心得篇五

前幾天,年僅30歲的廣西駐村第一書記、北師大定向選調生黃文秀在百色洪水中不幸遇難的訊息令人悲痛。她將知識帶回家鄉,用行動建設家鄉,她將30歲的大好年華定格在扶貧路上,用生命譜寫扶貧樂章。身體力行,不忘初心,知重負重,砥礪前行,她是脫貧攻堅道路上的踐行者,同為選調生的我們,更要以她為標桿,主動擔起帶領民眾脫貧攻堅的重任,紮根基層,腳踏實地,用實幹譜寫未來。對此,我有以下幾點體會想與大家分享。

新時代的黨員幹部,心裡要燃氣一團火。要像黃文秀一樣,在選擇理想的時候,要讓自己真正熱血起來,要主動回響祖國和社會的需要,投入到真正可以發揮拳腳的地方,習總書記說基層是廣大青年幹部施展才華的廣闊舞台,要走向基層,擁抱基層,不忘初心,腳踏實地,將自己的勤奮和汗水揮灑在基層這邊給祖國謀復興,為人民謀福祉的地方。

新時代的黨員幹部,手裡要攢起一股勁。要像黃文秀一樣,放下自己的舒服圈,擼起袖子加油乾,不怕泥濘和荊棘,不怕風雨和烈日,像鋼鐵巨人般,將自己置身於愈挫愈勇的戰場,那些走爛的鞋子,那些輪胎壓過的紋路,那么乾裂的嘴唇和曬黑的皮膚就是一枚枚軍功章,刻印在祖國復興和人民幸福的史冊上。

新時代的黨員幹部,眼裡要匯成一面旗。要像黃文秀一樣,將黨紀國法作為自己工作生活的準繩,嚴格要求自己,高標準督促自己,在履職的道路上,時刻不懈怠,在盡職的途中,永遠風雨兼程。駐村的工作不好乾,沒關係,那就加班加點乾,那就流血流汗乾,脫貧致富的工作不好乾,那就精疲力盡乾,想法設法乾。

黃文秀的故事,是在給黨員幹部豎起一面精神旗幟,鼓勵大家要將個人的成長成才之路與祖國的建設發展之路緊密結合起來,犧牲小我,成就大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奮鬥的路上乾出一番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