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人物的生活隨筆寫作:劉幹事

編者按:作者描寫了一個叫做劉幹事的故事,寫出了人物特點和自己的看法,文字樸實卻很好的表達了自己的思想。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篇劉幹事。

劉幹事

邊紅星

人都說炮兵團的“一支筆”應為劉幹事,師政治部有人這么說,團政治處的人也這么說,連基層連隊的人也這樣認為。

劉幹事叫劉松,個兒有一米八,體重卻只有六十多公斤,瘦得叫人實在感覺不出軍人的雄壯和威武來。人是瘦了點,可寫的文章卻豐滿,大凡政治處第一股組織股的上報材料,均要出自他之手把關才能呈報。劉幹事才思敏捷,觀點新穎,做文做人極為認真。

劉幹事怪。團里很多人都鍾情於學吉它時,他在練習拉二胡。別人剛試著摸上了二胡時,他又吹起了小號,總有別具一格和與眾不同的地方。聽政治處的李幹事說,劉幹事和老婆自談戀愛到結婚只用了不到半年時間,可打離婚官司就超過了一年半。據說,劉幹事當時用一年的積蓄為老婆買了一台舊四通打字機供她練習打字,而離婚報告正是老婆為劉松交上的第一份學習作業。這婚當然沒離成。末了,劉幹事在人面前展示他的老婆:“俺娘子渾身都是優點,只有一個毛病——那就是賢惠。”誰聽了這話都糊塗。對,劉幹事就說了,糊塗就對了,這就是生活嘛。

劉幹事菸酒都染,煙抽最便宜的金絲猴牌,酒喝六七塊錢一瓶的尖莊牌。他抽菸時先要為四周的人發上一圈,爾後就自顧著吞吐起來,吐出的煙兒順著嘴角上升,又全部被吸進了鼻孔,循環起來了。大夥都想不通,一包煙劉幹事既然能當兩三包煙抽,卻為何那么樂意給大夥發呢?劉幹事喝酒喜歡達到小醉狀態,每逢此時,他就咿咿呀呀地哼起秦腔來:“家住陝西韓城縣,杏花村中有家園……”

寫材料劉幹事是最能熬夜的,那一次為寫一名營連優秀幹部的事跡,他兩個晚上沒合眼。那名幹部作巡迴報告時,全集團軍的官兵聽了沒有不服的,連一位將軍都說:“這個事跡把人給寫活了。有事,有情,有味,好得很!”但劉幹事寫材料並非是挖空心思編造,而是下功夫去蒐集現實生活中最真實最細小的片段來牽動人心。政治處的三任主任都視劉松為得力幹將,他寫的東西主任副主任改不改都可以發傳真上報。這一點你不服不行,在這個山溝溝的部隊里,就數劉幹事的文字功夫見長。

劉幹事愛好廣泛,除了精於操持風琴、口琴、吉它、二胡、笛子等多種樂器外,嗓子也不錯,動不動在大眾場合還要獻上一段戲曲清唱或通俗歌曲什麼的。那一年春節聯歡晚會上,劉幹事說的相聲,可贏足了大家的掌聲,使整台晚會達到了高潮。這時候我們才發現,劉幹事還是一個軍營笑星呢。

別看劉幹事有那么大的能耐,可他的仕途並不平坦。一槓三星的副營職幹事他一乾就是五年沒挪窩,旁人都替他著急上火。他倒好,因為得了個肝病,竟在兩年中學到了中醫治病的一些奇門怪招,治好了自個的病不說,還為駐地縣城一位副縣長的老娘治癒了多年尋醫未果的疑難雜症,一下子在當地引起了轟動。

從某方面來說,劉松一直很樂觀,病好後,他仍然在組織股做文章,一包劣質煙,一杯茉莉花茶,可以伴他完成一篇洋洋萬言的文章。他去營連調查和了解情況,深受大家歡迎,大夥看到他老遠就打招呼:“老劉,來咱這坐坐。”“劉哥,這次一定要在咱連隊吃頓飯噢!”

聽人說,劉幹事之所以將幹事當老了還沒晉升,一方面是他在官場上“不靈活”,另一方面是他“一支筆”太出名,使一些人產生了嫉妒之心,將他樹成了靶子。這種情況分析正在團里流行的時候,劉幹事突然卻被集團軍政治部組織處調去了,職務一下子就成了正營級。團里的領導和同事為他擺宴送行,大夥都說劉幹事預料為人上人,早該如此。劉幹事酒杯一端,只說了一個字:“喝。”

劉幹事後來幹得確實不錯,可他當幹事時的事情我也聊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