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成功的故事

成功人士的故事一:以努力創造奇蹟的林書豪

XX年夏天,林書豪大學畢業後沒能在nba選秀大會上被選中,但隨後作為自由球員加盟了家鄉球隊金州勇士,在效力勇士隊的一年裡林書豪並不顯山露水,還曾經三次被下放到發展聯盟。XX年12月,nba停擺結束後,林書豪被勇士隊裁掉,隨後短暫加盟火箭隊又被裁掉。正在他痛苦等待機會甚至考慮加盟cba的時候,缺少控球後衛的紐約尼克斯隊決定在這個華人小子身上試試運氣。加盟尼克斯之後的一個多月里,林書豪仍然表現平凡。但就在XX年2月,林書豪突然爆發出了超級巨星的能量,在一周之內的連續四場比賽里,以一己之力率領困境之中的球隊打出了四連勝,震驚了整個nba。奇蹟不是天上掉下的餡餅。儘管長期不能上場,林書豪仍早早來到體育館訓練並主動與教練溝通,令教練在沒有計畫用他時也會考慮給堅持不懈努力付出的人應有的機會。

[品 讀]

在籃球明星大腕林立的nba舞台,當替補,坐冷板凳,時時面臨被裁員的威脅是家常便飯。也許有的人就被消磨了意志,放棄了夢想,而林書豪卻始終明白自己該做些什麼,每天信心十足地進行體能訓練,聚精會神地“閱讀”比賽。機會往往會出現在不經意間,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林書豪抓住了微小的機會,用努力扭轉了命運。科比曾為林書豪的表現折服:“那些具備真才實學的球員很多時候只是無展示之地,如果你回頭看看,你可能會發現,事實上他從一開始就那么優秀,只是從未引起人們的注意。”

成功人士的故事二:用美德約束自己的富蘭克林

班傑明·富蘭克林是美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偉人之一。作為科學家、作家、外交家、發明家、畫家、哲學家的富蘭克林博學多才,他自修法文、西班牙文、義大利文、拉丁文,並引導美國走上獨立之路。富蘭克林在年輕時就發明了一種方法,他首先列出獲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十三個條件:節制、沉默、秩序、果斷、節儉、勤奮、誠懇、公正、中庸、清潔、平靜、純潔和謙遜。然後,富蘭克林決心獲得這十三種美德,並養成習慣。為此,他設計了一個成功記錄表,每一項美德占去一頁,畫好格子,每天晚上反省時若發現有當天未達到的地方,就用筆作個記號。

[品 讀]

美國教育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富蘭克林的一切成功與幸福可以說都來自於將美德化為習慣的發明,那就是對習慣的控制。好的習慣,意味著遊刃有餘,舉重若輕;意味著淡定從容,處變不驚;意味著自由快樂,心懷坦蕩;意味著信守承諾,風雨無阻;意味著自強不息,勇於攀登;意味著良好的個性和一生的幸福。所以,成功絕不是偶然。

成功人士的故事三:誠信立藥的胡雪岩

在杭州的胡慶余堂,可以看到藥堂上掛了兩塊匾,一塊朝著顧客,上書“真不貳價”四個字,另有一塊對著櫃檯,上面是胡雪岩親手寫的“戒欺”兩字。旁邊還有一段小字:“凡百貿易均著不得欺字,藥業關係性命,尤為萬不可欺。餘存心濟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惟願諸君心餘之心,採辦務真,修制務精,不致欺予以欺世人,是則造福冥冥,謂諸君之善為余謀也可,謂諸君之善自為謀亦可。”據說在胡慶余堂開張之日,胡雪岩還親自站櫃檯,並在店堂里放下一隻大香爐,終年香菸繚繞,倒不是敬菩薩,而是給顧客來燒藥的。凡是顧客不滿意,拿藥來,一律扔進香爐,重新配藥。有一味藥叫“金鹿丸”,製造這味藥需要在鹿身上取30多種東西。為了保證原料的質量,他便自己開闢了一個養鹿場,以保證原料絕對地貨真價實。在製作“金鹿丸”的那一天,店裡的夥計拉著將要宰殺的活鹿上街遊行,向大眾表明胡慶余堂做的藥絕無假貨。

[品 讀]

“胡慶余堂”是紅頂商人胡雪岩畢生的心血。在世紀更迭、戰火紛飛的歲月中,無數金字招牌都未能幸免於難,“胡慶余堂”卻以胡雪岩提出的誠信傳承到今天。“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胡雪岩用誠信與良知經營胡慶余堂,不但給他帶來了豐厚的利潤,而且成就了他“江南藥王”的美譽。胡雪岩對事業的態度、對生命的尊重也足以對現代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有所啟迪。

成功人士的故事四、在槍彈聲中練琴的馬克西姆

克羅埃西亞天才的古典鋼琴演奏者——馬克西姆,從小在鋼琴演奏上天賦過人。1990年戰爭爆發,他被困地窖八天。在此期間,他每天自我激勵:“我們的小鎮到處都是槍彈,但是你不能因此而停滯不前——你必須生存下去,鋼琴就是你的唯一。”於是,在四周的一片槍彈聲中,他依舊堅持每天練琴七小時,並在戰火中舉行了音樂會。“我總是想嘗試些新的不同的東西。我衷心希望的就是能把古典音樂傳播給所有年齡段的,更多的聽眾。這是我的夢想。”這個有著俊秀臉龐的東歐男人如是說。

追求成功

[品 讀]

“逆風的地方更適合飛翔,我不怕千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就像歌詞中唱到的那樣,馬克西姆不放棄自己的信念,在惡劣的環境中堅守自己的夢想,最終成為一名真正的“鋼琴玩家”。人在旅途就好像漁船在海上航行,總免不了遭受風雨的襲擊。困難的衝擊總會令人感覺難以忍受,但也唯有這樣的衝擊才能使我們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相信這樣的磨礪總會過去,心頭的苦痛也遲早會化作幸福的淚水。不要畏懼前方的路途有多么黑暗,只要意志堅定,信念就會化作一盞明燈,驅散心頭的所有恐懼。

成功人士的故事五:史匹柏:從小就是“大導演”

史蒂文·史匹柏,1946年出生在美國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市。他從小就是一名“大導演”。12歲時,他成了家裡的“家庭攝影師”,先是用8厘米攝影機記錄家人的生活;不久,就開始試驗各種特殊效果,譬如夜空中的異光、玩具火車的撞毀等;後來更開始編排情節,自己搞起剪輯和配音來。

為了滿足這位“小導演”的少年夢幻,他爸爸、媽媽和3個妹妹都成了隨喚隨到的免費而忠實的演員。有一次,他母親還用壓力鍋悶煮30罐櫻桃,讓它爆開來,將廚房噴得“血淋淋”,好讓他能拍些“非常恐怖的理想畫面”去參加攝影比賽,而他也真的奪得了獎章。

15歲時,他就完成了40分鐘長度的作品——《無處可逃》,後來又拍了十幾部作品,經費都來自假日打工。

至今,他已3次榮獲奧斯卡獎,並且是有史以來電影總票房最高的導演。

成功人士

[品 讀]

史匹柏自小就不與其他孩子思維相同,不沉溺於遊戲中,而是執著於自己的興趣,為以後的藝業打下基礎。不一樣的思維,造就了不一樣的人生。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愛好是激發我們努力的一種無形的催化劑,是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但有了興趣還不夠,還要為之努力,堅持不懈。如果父母能為孩子的成才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創造有利的條件,支持孩子的興趣愛好,那孩子就離成功更近一步了。

成功人士的故事六:虛心拜師的梅蘭芳

京劇大師梅蘭芳不僅在京劇藝術上有很深的造詣,而且還是丹青妙手。他拜名畫家齊白石為師,虛心求教,總是執弟子之禮,經常為白石老人磨墨鋪紙,全不因自己是個名演員而自傲。梅蘭芳不僅拜名畫家為師,也拜普通人為師。有一次他在演出京劇《殺惜》時,在眾多喝彩叫好聲中,聽到有個老年觀眾說“不好”。梅蘭芳來不及卸妝更衣就用專車把這位老人接到家中,恭恭敬敬地對老人說:“說我不好的人,是我的老師。先生說我不好,必有高見,敬請賜教,學生決心亡羊補牢。”老人指出:“閻惜姣上樓和下樓的台步,按梨園規定,應是上七下八,博士為何八上八下?”梅蘭芳恍然大悟,連聲稱謝。以後梅蘭芳經常請這位老先生觀看他演戲,請他指正,稱他為“老師”。

[品 讀]

正如泰戈爾所說:“當我們大為謙卑的時候,便是我們最近於偉大的時候。”梅蘭芳大師不滿足於自己取得的成就,把自己的姿態放得很低,所以別人只要有一點長處,他馬上就可以看到並學習。同時,他也懂得尊重別人。謙虛和尊重使他的能力、智慧、人生的境界,在不知不覺中就提高了。自然,他也贏得了別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