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奉獻話題的故事素材

1、玄獎是唐代一位高僧,為了求取佛經原文,玄奘從貞觀三年八月離開長安,萬里跋涉,西行取經,終於到達印度,歷時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記》,為佛教和人類進步、世界文明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2、黃繼光(1930-1952)四川中江人,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52年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2年10月20日在朝鮮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嶺戰役中,黃繼光所在的營奉命奪取某高地,當連續攻下敵人數處陣地後,被敵人一個集團火力點所困。黃繼光挺身而出,要求擔負爆破任務,勇敢地沖向敵人地堡。當他擲完手雷,打垮幾個火力點後,發現還有一個火力點在頑抗,就忍著重傷巨痛,跌倒了爬起來,毅然直撲上去,以胸膛堵住敵人正在掃射的機槍射孔,保證部隊完成攻克高地的任務,全殲敵人兩個營,自己壯烈犧牲。根據黃繼光生前的申請,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級英雄"稱號,並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及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勳章。

3、成都市郊農民李桂珍一家三代三十年如一日熱心照料生活困難的鄰居,在當地傳為佳話。李桂珍現已年近70,兒子媳婦都孝順,孫子孫女也懂事。這個幸福的家庭30多年前就向鄰居羅易才家伸出了援助之手。羅易才當時患氣管炎、肺結核等病,全身浮腫,不能勞動,他的妻子羅胡氏精神失常。李桂珍就和兒子廖金光一起幫他們料理家務,照料生活,請醫拿藥,端湯送水。後來羅易才去世,照顧羅胡氏的責任又被李桂珍的孫子、孫女承擔了起來,他們和長輩一樣,細心護理,無微不至,繼承了良好的家風。

4、叢飛,原名張崇,1969年10月生於遼寧省盤錦市大窪縣莊台鎮。初二輟學,後進入某銀行擔任出納,帶薪考入瀋陽音樂學院,1992年畢業後到廣州闖蕩,兩年後來到深圳。1994年8月應邀參加重慶舉行的一次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義演,開始長達XX年的慈善資助。36歲的叢飛,唯一的職務是深圳市義工聯藝術團團長,是一份沒有薪水的社會工作。作為一名職業歌手,叢飛以唱歌為生,但他又是一名五星級義工,XX年來他為社會進行公益演出300多場,義工服務時間達到3600多小時。作為一名著名歌手,叢飛的商演頻繁,本可以過上富裕生活,但他XX年來傾其所有,累計捐款捐物300多萬元,資助貴州、湖南、四川等貧困山區178名貧困兒童,自己卻一直過著清貧的生活。

先後被授予“中國百名優秀青年志願者”,“深圳市愛心市民”、“深圳市愛心大使”等稱號。XX年4月被診斷為胃癌,進入深圳市人民醫院治療。5月27日在病床上加入中國共產黨。 XX年4月20日晚8時40分病逝,年僅37歲。據悉,叢飛生前立下遺囑捐獻眼角膜,9時35分,深圳眼科專家取走了叢飛的眼角膜,專家說,這將使三個人受益。

叢飛生前曾多次說:“幫助別人是一種快樂,只要給我生命,我就要給別人帶來快樂。”

5、袁隆平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穫富足。楊善洲 他好書記楊善洲退休後義務植樹22年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飢餓。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流袁隆平。

6、李國安是北京軍區給水團團長他住在嘴邊的兩句話是“一個共產黨員要上木愧黨,下不愧民,“一個幹部要上不愧部隊,下不愧士兵”他為部隊打井為老百姓打井,將800裡邊防變成了有水的鋼鐵長城,為內蒙古的改革開放作出了重要貢獻、他甘將生命化清泉,多少年來顧不上家顧不上老母、顧不上妻兒.但他是一個有情有義、有血有肉的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李國安說:“我深深懂得沒有國就沒有家”儘管付出很多但他“無怨人悔”。

7、諾貝爾是安全炸藥和無煙火藥的發明人。他把畢生的精力都用在研製炸藥上。研製成功後,贏得了大量專利權,積累了許多財富。1896年,諾貝爾逝世前決定把3300萬克朗作為基金,用每年的利息,他獎給世界上傑出人物,促進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服在遺囑中說:“這獎金不論國籍、人種和語言,只發給確實對人類有不可磨滅的貢獻的人。”諾貝爾為科學奉獻了一生,諾貝爾獎則永遠地促進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

8、鐳的發明者、兩次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居里夫人一生忠於科學,厭惡金錢和榮譽,她把所得的獎金絕大部分用於科學實驗及贈送給貧窮的學生和需要幫助的朋友。她把研究的結果毫無保留地公之於眾,而不接受當時可謀取巨富的專利權。在社會授予她的榮譽面前,居里夫人只有一句話:“在科學上我們應該注意事,而不應該注意人。”

9、達爾亠的後半生體弱多病,仍然堅持實驗和著書。他曾說:“對於科學的熱心使我忘卻,或者趕走了我日常的不適。”1882年4月19日,達爾文病逝。他在自傳中寫過這樣一段話:“我曾不斷地追隨科學,並且把我的一生,獻給了科學,我相信我這樣倚靠是正確的,所以不會感到悔恨,但使我感到遺憾的是:我沒有使人類得到直接的好處。”這些話充分表現了達爾文造福人類的偉大抱負。

10、勇於獻身的科學家鮑爾·海斯德是美國一位研究蛇毒的科學家。他小時候看到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萬人被毒蛇咬死,就決心研究出一種抗蛇毒藥。他從15歲起,就在自己身上注射微量的毒蛇腺體,並逐漸加大劑量與毒性。這種試驗是極其危險和痛苦的。每注射一次,他都要大病一場。各種蛇的蛇毒成分不同,作用方式也不同,每注射一種新的蛇毒,原來的抗毒物質不能勝任,又要經受一種新的抗毒物質折磨。他身上先後注射過28種蛇毒。經過危險與痛苦的試驗,終於有了收穫。他一共被毒蛇咬過130次,每次都安然無恙。海斯德對自己血液中的抗毒物質進行分析,試製了一些抗蛇毒的藥物,已救治了很多被毒蛇咬傷的人。

11、19世紀中葉,護士地位低下。出身名門的南丁格爾決心改變這一現狀。1854年,英、俄開戰,南丁格爾親赴前線,替傷員清洗、消毒、包紮,洗帶血的衣褲。每晚,她還提一盞燈在巡診線上挨個看病,送去安撫和愛心。為此,她每天常常工作20個小時以上,累得頭髮都掉光了但仍堅持不懈。直到英、俄停戰,最後一名士兵離開戰場,她才回到家。回國後,她又把人們為獎勵她而募捐的5萬英鎊悉數拿出,創辦了第一所護士學校。她還著書立說,為現代護理學做出了巨大貢獻。鑒於此,國際紅十字會將她的生日5月12日定為“國際護士節”。英國人民為她塑了手持油燈的巨型銅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