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良:一直為你唱情歌的名人故事

我之前曾一直相信一句話:男人只會變老,而不會變成熟。可是當這話放到入行15年的光良身上時,卻好像變得無法成立……

從1995年開始的“無印良品”時代,到20xx年單飛後的光良時代,時間在光良身上,並沒有留下任何關於蒼老的痕跡。我想,他是那種不需要經歷叛逆,就一下子成長起來的人,在處女座的小宇宙里,遊走自如。無論年紀大小,都葆有一顆赤子之心,充滿了對過去的回憶及對未來的夢想。他是一個歌手,然而卻很高興桂綸鎂稱讚他的演技;他走在台前,卻堅持自己撰寫文案。人前,他如自己的歌一樣溫柔,而對於自己的人生規劃,他總是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適合什麼、該堅持什麼。因此,多少年來,他能一直保持著安靜優雅的形象,唱出一首首動人的情歌,溫暖著每一個人的心靈。即便是他自己即將進入四十歲的不惑之年,光良,這個溫暖的處女座男人,也依然想為大家唱情歌。

【情歌就是我的定位】

20xx年度音樂先鋒榜上,光良一人憑藉《右手邊》獨攬三項大獎,媒體都驚呼“童話”傳奇再次上演了。其實,這並不是童話,只是說明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需要情歌來撫慰心靈。如果真的要說,那情歌才算是人生中最美的童話,而這跟單身或者是已婚,沒有任何關係,人們需要的是一種情感的出口。

因此才會有,每天不論是開車收聽廣播,還是在捷運上被大喇叭山寨手機刺激著神經,都有太多人唱著太多的情歌,悲到撕心裂肺,卻又大多如同嚼蠟。然而光良強人之處,就是他寫的一首首情歌,不論是給自己的《傷心捷運》、《第一次》、《若無其事》,還是為他人嫁衣之作比如《勇氣》、《好久好久》,首首動聽,首首必是KTV的熱門曲。他常勝的武器很簡單,因為他最懂情歌。“儘管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喜歡的東西也不同,但一首能打動人心的情歌,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兩方都會被感動。所以我在選歌的時候,會從兩個角度去看,只有這個詞雙方都能有感覺,我才會選擇。在我看來,歌詞是有性別的。選什麼樣的情歌,怎么去演繹,是我一直會思考的事情。”“音樂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人是有感情的動物,我相信情歌是各種音樂風格里最能打動人心的。唱了那么多年歌曲,尤其在《童話》之後,我發現歌詞非常重要,這是我現在對待情歌的態度。”曾經光良創作完一首曲子,等來填的詞,用華麗的辭藻堆砌出催淚彈般的效果,卻生硬得讓光良毫無感覺。“如果歌詞不能打動我,那么製作成演奏曲就好了,為什麼一定要唱出來呢?之所以說歌曲,既要有好的鏇律,又必須搭配很棒的歌詞以供人‘歌’。”

“以前我常常被問,是否要嘗試新曲風。有一次我突然意識到,這是一種責任。每個歌手都有自己的定位,不要刻意去否定自己以及大家認同的東西。如果大家一想到情歌就會找來我的CD聽,這對我來說絕對是好事情。每個歌手都有自己的定位,有自己獨特的氣味,而情歌就是我的定位。”光良就這么“認了命”。

可如今的樂壇,周杰倫紅起來,歌手們一窩蜂地唱中國風;《兩隻蝴蝶》大賺彩鈴錢,促使一大批“動物歌曲”誕生;因為陳冠希,有人唱《很傻很天真》……投機是當下樂壇主流的行事風格,光良如此踏實徹底地安分守己,讓他成為這個樂壇的“異類”。

【難搞只因夠認真】

早有傳言,光良在當年簽約滾石時,與劉若英、五月天阿信並稱滾石三大“難搞”藝人。光良卻連連搖頭道:“那都是公司想出來的噱頭啦。”

“我們就是這個童話故事的主人,我們就是這個童話故事的作者,我們決定故事的結局……”如果你翻閱《童話》專輯的文案,便會發現文字下赫然簽著光良的名字。其實早在這張專輯誕生之前,他就沒和前東家滾石續約,恢復了自由身。變成獨立製作人的光良,事無巨細地承擔起包括創作、演唱、專輯製作的諸多工作。不僅和工作人員推敲宣傳文案,創意企劃、行銷方案等我們看不到的唱片流程,光良也都一一參與。他成了“大管家”,做音樂人時,一心創作;計畫銷售又要綜合專輯整體迎合度。正是這樣,從《童話》開始,《約定》、《不會分離》,專輯一張比一張更加“光良化”。

聊到工作,光良就滔滔不絕起來,不僅向我們解說唱片銷售中最麻煩的環節,還透露身邊工作人員不好的習慣。“你這樣還叫不難搞嗎?”被將了一軍,光良委婉一笑說:“不過是我對工作有要求,而每個要求都是為了能讓工作更好。比如拍攝,我穿白色衣服時就需要更換背景,這樣拍出來會比較自然,這就是要求。我發現有要求的人和有要求的人一起工作,才能做出好的成績來。你可以把這當做難搞,也可以看做認真。我們是在做事情不是在搞人,如果什麼要求都沒有就最容易‘搞定’啦,因為這個人很快就可以休息啦。”也許正是這種認真的態度,反而被傳成難搞,光良很無奈:“這個行業有些人是來搗亂的,他們根本不懂得這個行業的運作方式,就為了一時的利益做了很多‘超過’的事情。你沒辦法控制他人,但自己就要有一個底線。”

【一定要向前看】

在樂壇摸爬滾打十多年,光良的事業也如過山車般驚險刺激。“無印良品”時代,他和品冠分享著唾手可得的鮮花與掌聲;分道揚鑣,兩個人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低谷,品冠沒有找到合適的音樂定位,而光良則在理念上和公司產生了分歧。再出發時,光良終於知道自己要什麼。

儘管1970年出生的光良,即將進入所謂的不惑之年,但他對於自己的音樂事業倒是沒有太多迷惑。“李宗盛大哥曾說過,這個行業不是比你能爬多高,而要看誰走得遠。”不可否認此話帶著他作為樂壇中堅力量的一份驕傲與自負,可他確實有這個資本。

光良說,這世界上幸運兒太少,他已經擁有很多,不要苛求。剛出道時,很多前輩站在他眼前像座座巨山;如今面對新人,他已是前輩。“這是好事情,每個環境都要有新鮮的聲音才會進步。不可能大家一聽幾十年,只有一個歌手不停地唱。我不會覺得新人會對我造成威脅,因為別人沒有辦法將我留下的作品磨滅。”

問光良還可以唱多久,話才出口便知有些愚蠢,有哪個歌手不渴望風生水起呢?光良的回答卻沒有那么程式化:“我不知道自己可以走多遠。如果我還有音樂的想法,會一直做下去。但是要看還有沒有聽眾想聽。”他告訴自己,一直向前看,不要去猜下一秒會怎樣,有些刺激生活更精彩。就像前不久舉辦的演唱會,以前每次都是他獨唱《掌心》,在台灣那場品冠到場,於是光良臨場即興問他要不要合唱,圓了歌迷的夢,也驗證了每次被問“無印良品”會不會重組,他總會說出的這令人玩味的四個字:“世事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