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作文精選

民風民俗作文一:

說到湖南湘西,你也許會想到沈從文的書、黃永玉的畫、宋祖英的歌。湘西不但人傑地靈,而且山環水饒,它還有一個神秘的苗寨。在湘西的苗寨里,有熱烈激昂的歌舞,精美絕倫的服飾都會讓你驚嘆,肅然起敬。

走進苗寨,迴蕩在山谷間的是歌聲,鼓聲,讓你仿佛置身於人間仙境。再走進一些,你就會看到一場精彩紛呈的“大苗鼓”表演,打鼓的都是些相貌俊俏的小伙子們。你看!他們身著有領的對襟,衣短袖窄,安布扣七扣,褲大而短,衣服的顏色都是深毛藍,湖藍色的。據說苗寨的男生一般都是這樣的打扮。而“打苗鼓”可是苗族部落的象徵,見到賓客就跳“迎賓鼓”,逢年過節就跳“四面鼓”婚嫁迎娶就跳“猴兒鼓”。小伙子們個個神采奕奕,好像有使不完的勁,他們把鼓敲得震天響,遊客們沒有一個不被這樣的鼓聲所感染!

苗寨的姑娘們更是漂亮得叫人不敢正視。她們眉目清秀,麗質盈盈,嫵媚的笑容像花兒一樣綻放在青山綠水之間。奇了!怪了!沒有樂器,她們載歌載舞時仍可以聽見清脆的伴奏聲。喔,原來是她們盛裝上的飾品,銀光閃閃的小鈴鐺,盛裝打扮的“苗家新娘”,頭戴青帕銀鳳冠,蘇山耳環吊兩邊,頸圍銀項圈,身披銀披肩,滿襟繡花又滾邊還配銀鏈銀鈴銀牙籤。這樣的盛裝配上優美的舞蹈,真是一場超級的視覺盛宴。

小伙子們的鼓聲,姑娘們的舞蹈還有他們的笑容,無不向我們訴說著苗寨人民綿延千年的激情。當我陶醉在這美麗的古老童話世界時,卻被一位苗家女孩拉進了舞蹈圈裡,原來他們的舞蹈還要和遊客互動的,我們就以大鼓為圓心,圍成一個大圓圈,隨心所欲地載歌載舞,好不快活!舞蹈結束後,大哥哥大姐姐們用“地灰”往我們臉上抹,據說這是苗寨人對遊客們的祝福和喜愛,臉上的“地灰”越多就表示他們越喜歡你,結果,我被抹成了“貓王”,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熱情好客的苗寨人,他們的服飾,歌舞都具有獨特的地方性和濃厚的文化底蘊,這也是吸引八方遊客的魅力之所在。

民風民俗作文二:

農曆正月二十九,是拗九節,也稱孝順節。每當這個時候,兒女都要獻上拗九粥,表示自己的恩情。

“拗九節”來源於“目連救母”的傳說。據傳,古時候有一叫目連的,其母生前悍惡,死後被關在陰間牢房裡,他探監時,經常送食物給母親吃,但均被看守的獄卒給吃掉了。後來,他想了一個辦法,用荸薺、花生、紅棗、桂圓、紅糖等原料與糯米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後,再灑一把黑芝麻送去給母親,看守獄卒見這稀飯黑乎乎的,問道:“這是什麼?”目連隨口答道:“這是拗垢粥。”(福州話“九”與“垢”諧音)看守信以為真,認為這粥很髒,不敢吃。因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目連母親的手中。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連的母親這年也正好二十九歲,閩俗中,正月分“三九”,正月初九稱為“上九”,十九稱為“中九”,廿九稱為“後九”,所以這粥便叫“後九粥”。以後又以粥的顏色拗黑,叫“拗九粥”,以目連孝順母親,又叫“孝九粥”。

不管是正月廿十九,還是二十九歲,都是目連的母親落難的年月,於是福州人逢九就犯忌,認為“九”是厄難的歲月,所以,凡逢“九”歲數的人要吃太平面,出嫁的女兒,也要給父母送“九”,以求父母平安、健康。

我這時便想起父母對我的愛,有些感動,一轉眼,12年了,而我如今又能為父母做些什麼呢,我想,應該好好遵守學生的本分,應該做到兒女的職責,應該讓這個家庭變得更加和諧、美好起來,至少來說,這也應該能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只想多孝順他們,多關心他們,讓他們開心。

我知道,從出生的那一刻起,我注定是要為父母奮鬥,他們讓我在這個世界上存活,我這么做也並不算什麼了!

今天快結束了,我真想在下一個日出之前,給他們送上一碗拗九粥,至少告訴父母,我還是有一顆感恩、孝順之心的。

民風民俗作文三:

正月初一為春節,舊稱元旦。是日,人們早起,著新衣、戴新帽、穿新鞋,以示辭舊迎新。謂穿未下過地的新鞋,新的一年可腳輕手健。男主人起床,口念吉詞先開門,放炮仗於門口,稱“開門炮”。開門炮一般放三個,要“帶四放三”,留一個作“備炮”,寧波話“備炮”出典於此。炮仗放得越高越響,示意新年吉利。若是“吹、吹、吹”的啞炮,則示為不吉,要馬上就說:“喔,吹吹響,今年會發財。”並立即補放一個。

大族、大戶人家供奉祖先遺容畫像於祠堂或中堂(堂前間),一般懸五代之內的祖宗像,稱為“供幀子”、“供影子”、“供金紫(昔繪像皆金冠紫衣)”,均同義。有的宗祠族規,男子l6歲才可拜祭,女子不在內。由輪著當辦者分發麻餅(亦稱吉餅)一雙或碗兩隻。各家幼者依序拜尊長,稱“拜歲”。除夕夜巳分“壓歲錢”,用紅紙包起來壓在幼者枕頭底下,故謂“壓歲”。

是日,早上吃湯糰(湯圓),寓意團團圓圓。有些人家全家吃素一天。這天習俗最大特點是讓家裡日用器物“休息”一天,也即讓家庭主婦休息,不掃地、不乞火(不向別人點火、點香菸)、不殺牲、不動刀剪、不倒馬桶、不洗滌衣服,也不打罵孩子、不講不吉利的話。早晨見面忌說“早”字,謂說了要招來今歲跳“蚤”多。走路如跌跤,要馬上說:“喔,元寶一跌。”此晚,未昏即眠,不點燈火,謂點燈將招來今歲蚊蠅多。睡前,放“關門炮”。晚上不出門,俗稱過“太平夜”。

初二至初七八,遲的到十五,各家出門走親戚“拜歲”,一般先至親後遠親,少拜長以婿拜翁、甥拜舅、侄拜姑等為重,互相款待酒席,稱“歲飯”、“歲酒”。初五,為財神日,經商人家最重此日,“請財神”後才開門營業,稱“開市”。信佛者,有的於初七夜走七座橋,且不走回頭路,初八拜八個寺院,俗稱“走七橋”、“拜八寺”。

其間,民間娛樂活動有舞龍燈、跑馬燈、大頭和尚等。與別地稍異者有“佯掃地”,即乞丐(此時稱“發財人”)背負筐,手握綴有紅球的掃帚,佯作掃地狀,口唱俚歌:“撩起金絲帚,瑞格(象聲)一把掃。掃到東,老闆屋裡有青龍,青龍盤米缸,黃龍盤穀倉;掃到南,老闆屋裡發大財,大元寶使籮抬,小元寶使船載。”

建國後,賀年等習俗不變,迷信色彩多已消失。機關團體舉行團拜,開展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活動,慰問老幹部、老工人、老教師、老科技人員、敬老院老人和春節期間堅持生產、工作的職工。路上熟人相逢,拱手或握手,互祝吉祥。

民風民俗作文四:

俗話說“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這不,臘月二十九一早,我們便興高采烈地趕到了姥姥家。今天,家中要上演我們的傳統節目——捏花饃。

姥爺將面盆上的濕布揭起,倒上些鹼水,和爸爸輪流上陣,將近一個小時才將麵團揉勻。這時的面變得白澄澄的,好似個胖娃娃。

接下來這個環節可是我最喜歡的——捏花饃。這就應該姥姥、媽媽這些心靈手巧的女同志們大顯身手了。一塊塊麵團,在她們手裡翻來覆去地揉搓著,與此同時,姥姥又開始給我講那些令我百聽不厭的民俗故事:“說起來,這花饃饃也是咱們山西過節時的傳統咧。以前,我們只要有一戶有喜事,家家戶戶都捏饃,以示慶賀:鄰家喜得貴子要送‘金鎖饃’,給老壽星祝壽要敬上‘壽桃饃’;每逢佳節也要做饃,很有代表性的就是中秋,要捏——”

“——‘月餅饃’!”我接過話頭,這我早已爛熟於心。

嘴不停,手也沒有一刻歇息。麵團在姥姥手中翻來覆去地揉啊捏啊,幾經抻、拉、壓、拽的“折磨“,姥姥將麵團揉成長條,盤了又盤,最後筷子剪刀齊上陣,不一會兒,那“兔子”便有了形,大耳朵,小尾巴一應俱全。姥姥又端出一碗早已準備好的大棗,挑一個去了核,剪一半,往兔眼上一戳——喝!一隻活靈活現的“玉兔”便呈現在我們面前,小巧玲瓏,令人愛不釋手。

一個個麵團經姥姥之手,變得形態各異,生動至極,好似實物一般。石榴,桃,蝴蝶等等,一應俱全,還有一條搖頭擺尾的大鯉魚呢!我也努力模仿,照樣捏了幾個,自我感覺極好,托著到處炫耀。

我們忙了一個多小時,直至汗流浹背。案板很快便擺滿了花饃。是時候該下鍋了!在等待的時間裡,我的心情簡直能用“望眼欲穿”來形容,總有“揭開鍋蓋來看看”的欲望。其實,不出半個小時,花饃饃就“新鮮出爐”啦。每一個都發酵得很好,比入鍋時大了幾圈,顯得十分豐滿。一隻熱騰騰的“大桃”握在手心,只不知道從何處下口,可第一口咬下去,便是滿口的香氣,這香不同於平日常吃的饅頭香,這其中還摻雜著我們的汗水與歡樂,兩種截然不同的味道,讓這饃更添了一份醇香。

家鄉的花饃饃呦,你讓我們全家,在新春佳節來臨之際,提前感受到了節日的喜慶氣氛。我們,遵循著祖輩留下的傳統,保持著獨特的民間習俗,雖總不回山西老家了,可通過這花饃,我與老家,情相連,心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