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尊重中華民族文化形象

中華文化雖博大精深,但要傳承需要我們的中華子女的支持和宣揚?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作文尊重中華民族文化形象,歡迎閱讀。

高中作文尊重中華民族文化形象一

生命的內涵,故事的傳承,是中華民族的語言。她用她獨特的語言告訴我們,弘揚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是我們的光榮使命,我們應該進一步增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和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優良傳統。

也可說中華民族文化是我們的精髓,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民族情感和思想精華,是維繫我們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的重要效果之一。承載著中華民族的血脈和精華,人們進一步挖掘中華文化,使“中秋節”也成為了中華民族文化底蘊的展示。

為了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文化,中秋節這個傳統節日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如去年央視中秋晚會以別具一格的方式向民眾展現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內容,《月印故土》濃縮桑梓鄉情、故國之戀;《月系親緣》展現血脈親情、天涯望月;《月滿華夏》續寫天涯此時,歡樂中華等篇章;也以歌曲和電影的形式追溯了偉大的中華民族文化。晚會以“月”為軸,情為線,處處洋溢著中華民族文化的氣息,同時,中秋節增強了炎黃子孫的凝聚力,增強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也成為了傳承中華文化和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更承載著海內外中華兒女的百年夢。可說“中華民族文化是我們的精神紐帶,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寶貴資源,她把我們與祖國牢牢地聯繫在一起。”

可知,傳統的節日也有著特別的意義。

一位偉大的詩人在中秋節之晚望月吟出了“中庭地白樹棲移,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看,不知秋思落誰家。”的千古絕唱,它道出了獨特的人生與他對人生的思考,至今流傳於世。的確,月給人以無限的聖潔之感,它觸發著人們的情感,它摸索著人們的心靈深處,它洗滌著我們中華兒女的靈魂,它也激勵著我們奮發向上,不斷進取。

中華民族文化是我們生命的載體,中華民族文化是我們的精神根基,中華民族文化是中國人特有的文化氣質。中華民族文化對我們很重要,她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是我們生命中相濡以沫的另一半,她是我們的一切。我們要從自己的心靈深處發出最大的聲音:“我們要以全部的力量傳承和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文化,她是我們生命的全部,因為我們是華夏的子女,我們感到無比的自豪與驕傲!”

中華民族文化的聲音永遠圍繞在我們的身旁!

高中作文尊重中華民族文化形象二

文化是民族的符號。一個民族的崛起,除了經濟的強盛外,更重要的是文化的繁榮。進入21世紀,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中國文化的復興也隨之擺在我們每個炎黃子孫的面前。中華民族的悠久的文明史,雖歷盡滄桑,仍然昂首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文化的薪火相傳居功厥偉。文化不絕,民族就不滅。在這個意義上,傳承、弘揚我們的文化,可以說是我們民族復興的首要任務。近年來,隨著“國學熱”的持續升溫,整個社會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日增,對經典的關注程度也越來越高。神州大也,處處弦歌之聲,誦讀經典,蔚然成風。可以說,中華民族的文化自覺時代正在悄然來臨!所謂文化自覺,是指認識並繼承民族文化的精髓,在新的時代加以發揚光大,在此基礎上與其他文化展開平等對話,取長補短,和諧共處。文化自覺帶來的將是文化的復興、民族的復興,將是和諧社會,和諧世界。

春秋戰國時期,是思想空間活躍、文化極度繁榮的歷史時期。在這一時期里,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孫子、韓非子等諸子並作,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墨家等百家蜂起,出現了中國文化史的第一個高峰,也由此奠定了中華古文化堅實的基礎。其中,儒家學說是對後世影響極大的一派學說。

儒家學派是春秋末期孔子所創立的學派,是當時百家爭鳴中的重要一家,居十家之首(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陰陽家、縱橫家、農家和雜家)。《論語》、《孟子》、《荀子》等著作是這一學派的代表作品。

其中,《論語》是最適合我們八年級學生的著作,。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譯:有同門師兄弟從遠方來(與我探討學問),不也很快樂嗎?學了並時常溫習它,不也很高興嗎?別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又沒什麼不滿,不也算得上君子嗎?”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孔子說:”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在學業上陷入困境。”,

五千年悠悠華夏文明史,孔子就站在它的中間點上他一手創建了影響身後二千五百多年的儒家和儒家學派,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奠基人和開山鼻祖。孔子之前的中國文化,賴孔子而傳;孔子之後的中國文化,賴孔子而開。儒家思想是真正傲視百代的大智慧。了解儒家精神,就能透徹地了解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核心,就能了解中國人豐富玄奧的內心世界,更能了解中華民族歷劫不滅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動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