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後看中國文化作文

細細的品味,覺得很有意思。戲說完皇帝就是格格熱,時下又流行起了“夫子學”。不是嗎?老子的哲學、孔子的心得、莊子的道,要不就是品三國、清代十二帝、就一個張生和崔鶯鶯就講了好多天,又是李白又是杜甫,反正很熱鬧。中國的文化是璀璨的,歷史是輝煌的,以史鑑今不旦中國人外國人也懂,要不孫子兵法也走不出國門,這無可厚非。但細想起來又覺得中國人怎么就這么愛“一窩蜂”呢,一個人鼻子出血仰天,過路的全圍來向上看,這豈是笑談?

“中國的文化是向後看的”,這不是我說的,而且我也並不完全贊同,這是上個世紀初(確切說是1926年)美國學者奎德諾寫的《觀察中國》中的一句話(有識之士不防一閱)。後面好像還有句話:“中國的文化是向後看的,總是以舊的理論和言行來規範現代意識……”這個外國老頭怕是早以做古了,我的感慨是一個外國人在那么一個年代說出的一句話卻似乎成了一種定律,果真言中了?細想想又何嘗不是!!大到國家法律法規小到企事業單位的條令規定多如牛毛,可執行起來卻如此之難,人們卻津津樂道於幾位學者關於古聖先賢的“傳說”。(歷史只有當時當事當人才是最真實的,我敢說這是真理,再挖空心思的佐證也有“杜撰”或說臆斷的成份,而且有些偏得太遠,以至於誤人子弟,說傳說過重所以加了引號,又何嘗不是傳說?)

諸子百家的言論與思想有它的優秀之處這是婦孺皆知的事,弘揚歷史文化,推崇精神典範亦無可毀議,但貴在理性與長久,如此熱鬧景象是否會曇花一現,尚不得而之。是中國人不願創新??一個城市複製著另一個城市(說在國內旅遊就是在一個城市掙錢到另一個城市花,我看也不無道理。),一個品牌複製著一個品牌(怎么打都不滅),一個名星後面多少人模仿(而且還沾沾自喜)。中國人怎么了?中國文化怎么了??我們的學者能不能多一些有益的研究探索,少一些譁眾取寵;“僧敲月下門”,賈島騎什麼色的驢就不要研究了,難道這也是學術

這裡我想做三點思考:

其一:中國的文化果真向後看?

我敢說有,而且比重還不小。國人一向把“引經據典”做為評價文章好壞的標準,似乎道理只有古人說的才對;教育孩子也總是“我們小時候”、看人家孩子;衡量社會進步也總愛提及過去“到月拿錢,大家一樣”,“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向後看不是錯,但主要是如何立足現在,反思過去,開創未來,落腳點是現在而不是過去。“百姓是牆頭草,那邊風來那邊倒”,這話不對,但百姓的思想確實需要引領,忽冷忽熱,“文化的發燒”同樣會引起“思想上的感冒”,於是沒了主流少了前沿,“一窩蜂”,“一鍋煮”,亂鬨鬨,你方唱罷我登場,一個清朝的歷史張三說李四編王五演,都說是史實,可到底誰說的對卻搞不清——可憐我們的孩子!!

其二:為什麼向後看?向後看的成份肯定有,那么就應該問問為什麼喜歡向後看。也是啊,拿仕途說,當中國的官先要能說,再次能寫,最後還要能協調,這才叫人才。能說:說什麼?說今天的人和事都在不好說,說明天的太遠太空,那還是說過去的,過去的人肯定有,事肯定有,而且大家都知道,好說,更重要的是過去的已經過去了,說多說少,說真說假,沒人也沒功夫拷問;能寫:漢字得多認點、古詩詞要懂點、好文章要會背點,要是有好文章借鑑一下就更完美了,於是“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協調是個大事:要會說話,要貓得下腰,說白了得能當孫子,於是這經驗可就重要了,君不見狼文化與厚黑學曾大行其道,夫子學眼下正流行,國人嘲笑東施已是幾千年的事了,但仍然是五十步笑百步,可嘆耶,可悲耶!!

其三:能不能理性的向後看?

能!中國人向來是哲學的,那么早就知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就知道“白馬非馬”的詭辯,中國人重視如何做人,更重視文化,也許是太重視了才總是回頭看。既然懂哲學就應該懂得一分為二。那么是讓百姓自己一分為二還是由人來引領?這就是個問題了,我敢說要是沒個頭銜上台去講一是沒人聽二也是你也上不去台,為什麼?因為中國人信奉“來頭”,什麼領導,什麼學者,什麼教授,什麼知名作家,我想問問有幾個是他們自己的專業?是不是也有“搞飛彈的買茶蛋”的嫌疑?我向來以為術業有專攻,業精於勤精於專,種別人的地扔了自己的田(自己的田不產糧了?)。按我的學識說人家淺嘗輒止有點過,但漏洞百出、疑竇叢生確實不少。依我看學術上的東西最好還是“買啥吆喝啥”,前幾年看過一本吉林大學博導金景芳教授和另外兩個人合著的《孔子新傳》,金老師是中國孔學會的原會長,寫這樣的書可謂沒門當戶對,而且我覺得這是一本對孔子研究非常深透的好書。所以文化是不是應該向後看,關鍵在於如何去粗取精、一分為二,如何堅持長久。僅此而已,另外這裡所說的“中國人”是一部分或說是少部分,非統計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