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國學經典作文600字

一說起國學大家都應該知道,幼稚園時學的《三字經》,國小的《弟子規》等等,以下是小編蒐集的誦國學經典作文600字,希望幫助到大家!

篇一:誦國學經典作文600字

為了進一步弘揚名族傳統,傳承國學經典引領我校學生,通過誦讀國學經典詩詞,感受祖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勤奮學習,自強不息的優良品質,學校定於這個星期五舉行國學經典誦讀比賽。

這天清晨,同學們早早來到教室,個個精神抖擻,背起了《弟子規》,老師還讓我們演練幾遍,並叮囑我們比賽時不要緊張。叮鈴鈴,上課鈴響了,這也意味著誦讀比賽開始了。我們排好隊,慢慢走出去。

來到階梯教室門口,我們緊張的等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終於,我聽到報號老師叫:“現在是五年級一班出場。”我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進了場。

等所有人入場後,只聽見沈鵬拿起話筒說完了總序,接著,全班一起背完了“入則孝”,沈鵬又背起“泛愛眾”中的第一排,全班同學有起伏的背完了“泛愛眾”,這一章。誦讀完後班長用口令整整隊,並向評審敬禮,接著,我班便出場。緊接著,其他班級也進行了誦讀比賽。

這次比賽,讓我知道了一些重要道理。總序,入則孝,出則弟,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這八章的內容,我基本能按要求做到,但少數部分仍欠缺,如,父母講道理時,嫌囉嗦,這樣就沒做到“父母教,須敬聽”。感謝學校給了我這好的機會,讓我明白,發現了自己的缺點和優點。我一定會發揚優點,改正缺點,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篇二:誦國學經典作文600字

最近,我們讀了一本書—《國學經典》,從中我感悟良多。

孝—”百善孝為先“

在中國儒家文化中,特別提倡孝道,”出則孝,入則悌。”孔子認為,孝是做人的根本道德。那么要怎樣去孝順自己的父母呢?孔子曾強調孝的關鍵,在於和顏悅色。“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乎。”這句話告訴我們,在父母面前要和顏悅色,有好東西要先給父母品嘗。身為人子“父母在,不遠遊。”孝順父母的思想在《弟子規》及其他國學中均有體現,古人也有很多孝順父母的典範,如:為父溫席的黃香,“臥冰求鯉”的王祥。身為二十一世紀的少年,與古人相比,我倍感自愧不如,但我會以先人為楷模,不斷改進自己。

誠—“言而無信,不知其可。”

”誠者,物之始終。不誠,無物。”意思是,世界萬物都以誠為信,為本,不誠者就失去了萬物。這是我想起了我爸爸。我的爸爸是個生意人,一直堅守”以誠為本“的信念。有一次做生意,爸爸如果以次充好,就能牟暴取利,可他並沒有這樣做,而是語重心長得說:”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好處,眼前的利益,而失去了真正的財富—誠信。“正因為他的誠信,生意才會做得風生水起,可見誠信於人是多么的重要了!

《國學經典》這本書教會了我許多為人為子的道理。我覺得:當今社會經濟越來越快,可人們的人文素質卻每況愈下,讓人擔憂。而正掀起的《國學經典》學習熱潮用又讓國人看到了希望,我相信,中華民族一定會擁有嶄新的明天!

篇三:誦國學經典作文600字

兵家史書之瑰寶,博大精深;兵書理論之寶庫,包羅萬象;兵學聖典之美譽,威名遠揚;歸納演繹之邏輯,縝密嚴謹;啟迪人生之智慧,精髓宏瞻;闡釋儒道之傳統,淋漓盡致。——題記

從三皇五帝的太平盛世,到春秋戰國的風雲變幻;從盛唐氣象的博大雄渾,到宋代詞篇的婉轉豪邁……我們的祖先為後人留下了眾多的文化瑰寶,而國學經典代表《論語》更是全世界的精神財富!

《論語》是一部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因集中表現了孔子的學說和思想,成為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

孔子的學說的核心——仁,貫穿《論語》。《論語·衛靈公》中,孔子用一句“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已成仁,”照亮了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進程。

《論語》居“四書”之首,對中國社會起到了深遠影響!

據說,宋朝開國宰相趙普每天回家都關起房門苦讀。後來,家裡人發現,他的書箱裡藏的只有一部《論語》。有一次,宋太宗和趙論語普閒聊,便問道:“有人說你唯讀一部《論語》,這是真的嗎?”趙普老老實實的回答說:“臣所知道的,確實不超出《論語》。過去臣以半部《論語》輔助太祖平定天下,現在臣用半部《論語》輔助陛下,便足以使天下太平了。”於是有了“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

縱觀整部《論語》,相信你一定會感受到中華文明,感受到人性的光輝,感受到文學精髓。你也一定會在《論語》中,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