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媽媽,再愛我一次》有感——母愛,成長

張家港市暨陽實驗國小五(5)班孫佳俊

我喜歡讀書,書是我前進道路上的一盞明燈。我曾經讀過燦爛輝煌的名著、盪氣迴腸的詩歌、優美抒情的散文......書成為我日常生活中與吃飯、睡覺一樣必不可少的部分,從書中可以明白人與人、人與物的關係,體會一切我們平時所體會不到的東西。

最近,我讀了一本《媽媽,再愛我一次》,這本書讓我頗有感觸。讀完後,任憑淚水打濕我的衣衫。故事中小強的媽媽是一位貧窮的婦女,名叫秋霞,當她人生最絢爛的時候,就懷上了小強,可是小強還沒出生,他的奶奶就讓爸爸拋棄了媽媽,媽媽還是堅強的生下了小強,獨自一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擔。不幸的是,小強患上了重病。小強的媽媽心急如焚,咬了咬嘴唇,用盡全身力氣背起小強,踏上泥濘的羊腸小道,一步一步艱難的把小強送到醫院。日夜守護在小強身邊,嘴裡不停地呼喚:“小強,小強,你可不能走啊!”她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忍痛割愛,把愛子送到爺爺奶奶家,然後便一步一磕頭地朝王爺廟走去,頭磕破了 ,青石板上留下斑斑血跡……小強的病好了,可媽媽由於思念過度患上了精神病。一位母親,一位愛子。勾勒了一個骨肉離散,催人淚下的故事。

讀完故事,掩卷沉思,一直以來,我認為只有拿破崙、羅斯福、孫中山、毛澤東這些主宰歷史,從而翻開人類歷史新篇章的人物才是最偉大的。現在我認為媽媽也是最偉大的。故事裡小強要和媽媽在一起,媽媽也是多么不捨得小強啊。但是愛的方式有多種,媽媽是出於對小強的愛,為了兒子過的好,忍痛割愛,寧可自己相思成病,這是多么偉大的母愛啊!

如果說用孤草來比喻離開媽媽而缺少母愛的小強,我就要用鬱金香來比喻自己。因為我得到的不僅有媽媽的愛、爸爸的愛還有整個家庭的愛。我生活在媽媽為我苦心營造的愛島上,每天一早媽媽為我準備好營養早餐,放學回家時總是笑臉相迎,為我準備好吃的、喝的和穿的。舉手投足間都洋溢著對我真摯的愛。往事那最感人的一幕漸漸呈現在我的眼前,有一次半夜,我突然上吐下瀉,媽媽看見了,摸著我的額頭,尖叫道:“發燒了!”媽媽非常著急冒著雨,一步一打滑艱難地走著,連夜把我送到了醫院,醫生診治了一下,說:“挺嚴重的需要打吊針。”就這樣媽媽一直陪我到天亮。到我醒來,睜開眼睛一看,媽媽掛著黑眼圈的臉上顯得特別憔悴。我就這樣習以為常的享受著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讀了《媽媽,再愛我一次》後心中湧起一股潮水般的歉意和澀如橄欖的愧疚。

“愛有千萬種,情僅一份濃”我讀懂了母愛,也懂得了“對母愛之心當報以愛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