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母愛的隨筆800字

:母愛是潤物的細雨,母愛是醉人的春風,在我們的心田上不斷的呵護著我們,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母愛》。

年青時的母親,五官端正,高鼻樑、大眼睛、瓜子臉,個子不高,但很精幹。介紹對象的人不少,條件好的也很多,但最終看中的是我的父親。

母親常說:“你爸踏實本份,心地善良、有孝心、脾氣好、讓得人,這輩子跟到他,值!”

結婚後,母親包攬了全部家務,儘量不讓在外奔波的父親受拖累。父親當慣了老太爺,歷來洗腳水洗臉水由母親端在跟前,從來沒有動手洗過衣服。出差回家,喜歡飲飲灑、解解乏,母親隨時會準備一桌下酒菜。

為了照顧好孩子,母親沒有少操心。

我們姊妹幾個,年紀相差不大,經常貪玩不好好吃飯。母親擔心娃娃發育,想盡辦法改善一伙食,今天油油飯,明天肉元子,不時下下館子,儘量讓我們吃飽吃好。

吃飯時,母親一邊挨個喂,一邊讓我們比賽,看哪個吃得多、吃得快,最先吃完的可以獎毛主席像章1塊。當時我最小,比賽時最來勁,獎章得的最多。姐妹中我個子最高,就這樣母親還覺得內疚,說我是老么,先天不足,身體底子沒有打好。

孩子生病讓母親操碎了心。

那時家裡住房窄,一個娃娃生病,其餘都會被傳染。我們出水豆、麻疹,患腮腺炎時,母親通宵不敢閉眼,照顧了這個,又忙著去照看另一個,一有情況再晚都要往川醫跑,川醫離家足有二公里。

記得有次我發燒,一直不退,母親連夜將我抱往川醫。一路上沒有燈,兩旁的梧桐樹隨風飄搖,陰森森的。當時正值文化大革命,打、砸、搶的事常常發生。母親躬身緊緊地護著我,耳旁的飛石、流彈穿梭不止。母親的雙腳不停地哆嗦,但此刻什麼都不顧了,一心只想救孩子的命。

院裡的孩子年齡相差都不大,吵架擱孽(打架)的事常常發生。母親怕我們惹事,不讓出去伙群,規定天黑前必須回家,不能隨便串門。娃娃畢竟是娃娃,耍心大,趁母親上班,我們就溜出去玩。有時惹事生非,撞了禍,有鄰居找上門來告狀,不管有理無理,母親責罵的都是自己的孩子。

是母親讓我們學會了忍讓。

母親不願兒女們沒有文化。上學的時候,要求我們專心學習,不讓做任何家務事。

鄰居們的閒言碎語不少,湊在一起常說:“李家的女兒長大後咋個嫁得脫喔,個個都笨得很,啥事都做不來,慣實得不像樣!”

母親不管這些,對我們說,沒有出息的人才做家務活,你們只管好好學習就行了。

二姐高考時,到校晚自習。學校緊鄰錦江河畔,母親擔心安全,每次二姐放學後都要去接。

我上中學時,記得有次下雨被困在學校,母親打著傘足足走了五公里路來接我。到校時全身濕透,衣服褲子褶巴巴的。我愛面子,暗自怪母親寒磣不夠體面,讓老師、同學笑話。至今我還為當時的想法感到深深地內疚。

在母親的眼裡,孩子始終是孩子。我們長大後,母親嬌慣兒女的做法至今不變。每次回娘家,都要揣上一盤削好的水果喊我們吃。遇到我們打麻將手上不空的時候,母親就在一旁,這個餵一口,那個餵一口,生怕哪一個少吃了。

母親老了,牙齒不好,吃得清淡,但只要我們回去,她都要做一大桌菜,燉的、燒的、滷的、涼拌的,應有盡有,邊吃還邊問,夠不夠,不要餓著了,多吃點。

母親像脊樑一樣支撐著她精心呵護的家,從不給兒女增加任何負擔。

20xx年5月母親因腦溢血住院。發病時,在全身不能動彈後才向兒女求救。責問她為何不在第一時間打電話通知?母親說,病是半夜發生的,當時怕耽誤你們休息影響工作。好在老天有眼,病魔被母親頑強的生命力擊垮,讓她撞過了鬼門關。在常人眼裡,對自己健康負責,才是對家人最大的負責,而母親看似不負責任的作為卻是一種舐犢之情。

母親用愛和無私奉獻匯集成一條流動的河,這條河造就和滋養了我們的生命。望著歲月在母親額頭上刻下的一刀刀皺紋,我看到了生命如精美的小詩,清新流暢,意蘊悠長;如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滾滾向前。

衷心祝願母親身體健康,平安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