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母愛的隨筆:相依相伴攜手成長

靜謐的夜晚,總是最撩人的。一掣記憶的風鈴,往事有如開了閘的洪水一瀉而下,一幕幕浮現......一切都是關於你——我最親愛的寶貝。媽媽總是不願承認自己的年齡,但是面對你時,才真正明白“時間不饒人”一說。

從有了你的那一天開始,媽媽就注定擁有了這份美麗、甜蜜的感情。分享是一方格局,又是一份氣質,它是人與人之間情感溝通的一劑“良藥”,所以將最真、最美、最甜的每一個瞬間與大家分享。

一、初有你的日子:歷經艱險,排除萬難

20xx年的秋天,便開始了與你的親密關係。其實,有你後並不是一帆風順。現在想來,有些片段似乎已模糊,慶幸在你出生一百天后,媽媽及時地將零碎的種種以寫信的方式記錄下來了。

親愛的寶貝:

媽媽愛你!

清晰地記得,媽媽知道有了你以後,那份期待與驚喜不言而喻。當時多么希望你是女孩子啊(請原諒媽媽原先的這個想法,現在的你同樣很愛)。大概在你四十天左右的時候,媽媽出現了先兆流產現象,當時好害怕,所以只能停下工作休息一個月,還好我的小寶貝生命力頑強,媽媽為你感到無比高興。兩個多月時,媽媽開始強烈地噁心和嘔吐,直到現在還那么清晰地記得。在你三個月以後,媽媽又開始了工作。感覺著你一天天在長大,突然有一天(四個月差幾天),媽媽感覺你有了一丁點兒小動靜。是的,一開始的幾天你還不是很調皮,每天只是輕微地活動。可是隨著時間推移,你變得越來越頑皮,媽媽猜測著你會在幹些什麼事呢?在游泳?在踢球?在翻跟斗?在伸懶腰?還是……想著想著便不自覺地笑了。

感受著你越來越大,媽媽可期待了,老是想著你是男孩還是女孩呢?你會長什麼樣呢?像爸爸多一點還是像媽媽多一點呢?是不是健康呢......慶幸,媽媽每次去醫院檢查,醫生阿姨都說你很好,於是媽媽一顆懸著的心放下了。

就當你33周的時候,突然有一天(就是你出生的那天)凌晨兩點多,媽媽被送到醫院,經過醫生阿姨們一個上午的“搶救”,絲毫沒見好轉。醫生阿姨提出兩種方案:一是立刻把你剖出來;二是再保胎試試。我們都知道,這兩種方案都存在極高的危險。一下子,病房裡的氣氛好凝重,媽媽哭了、爸爸哭了,奶奶和外婆也哭了,大家都好擔心你。最後,就在媽媽還沒有一點心理準備的情況下,被推進了手術室。不瞞你說,媽媽好害怕,一直流著眼淚。看著手術室那些器具,而且爸爸和所有家人都在好遠的地方,媽媽突然覺得好無助,眼淚再一次奪眶而出。不知過了多久,醫生阿姨把赤裸裸的你抱過來,說是個小男孩(這時候,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媽媽都只希望健康平安就行),隨後就聽到你的哭聲。頓時,媽媽滿身的害怕已不復存在,看到你足矣。

可是,終究還是因為你太小,要立刻放保溫箱,那種母子分離的感受現在想來依稀隱隱作痛。媽媽躺在手術台,開始從未有過的瑟瑟發抖,心卻依舊牽掛、惦記著我的寶貝。醫生不準探望你的前兩天,讓爸爸請醫生阿姨幫忙偷偷拍了一張你的照片。看著你精瘦的小臉,媽媽再一次自責和擔心。每一天,都是在看你的照片、想念著你中度過。到了媽媽可以出院的日子,便是我們團聚的時刻。四斤重的你,真的讓媽媽非常心痛。於是,媽媽就特別地照顧你、愛護你,同時相信小寶貝一定會堅強的!

在你出生100天的時候,媽媽寫了這些來慶賀你的成長。寶貝加油!媽媽會和你一起努力!

愛你——最親愛的寶貝!

媽媽

20xx年9月10日

這封信,媽媽一直保存著。有時候,一個人,會一次次地讀著字字句句,感受和體驗著當時的那份心情。似乎只是一眨眼的時間,你已長大。感慨時光荏苒,但也感謝你的陪伴。有你在,媽媽不孤單。

二、幼稚園生活:相依相伴,見證成長

從你入幼稚園起,媽媽便每天陪伴著你,我們手牽手一起上學、放學,一路灑滿我們的歡聲笑語。

你會惹媽媽生氣,但是每次你會哭著撒嬌“媽媽抱啊,好媽媽”,你這樣的“糖衣炮彈”怎能無效?你也會特別體貼,只要媽媽說累了或痛了,你就會立刻出現,然後抬起小手給我敲敲背,或者關心地問道:“媽媽,你還痛哇?”這種感覺是無法替代的。有時候,你會嗲嗲地呼喚著“好媽媽,我愛你”。這個時候,媽媽的幸福感滿溢。

當你穿上博士服、戴上博士帽,唱著“時間時間像飛鳥......”時,媽媽才真正意識到你必將長大,成為真正的男子漢。

突然明白:有一種情感很微妙、很自然,在與不在、見與不見,有如“藕斷絲連”般總是維繫著彼此。這,就是依賴。適當的依賴,可增進感情;過分的依賴,或許就產生擔憂。

從小,你就特別依賴我,這種依賴不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狀態,而是喜歡我在身邊陪伴的感覺。而今,這種情感依舊。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歲月蹉跎,時光荏苒。

青春流逝,容顏漸老,不喜繁鬧,靜好即安。

歡喜也好,悲泣也罷,彼此散不盡噓寒問暖。

任時光匆匆,任風雨飄搖,不離不棄永相伴。

一晃三年已成雲煙,但滿滿的幸福和甜蜜填充著一路的記憶。我和你,我們一家三口在一起。三年既成一旅途,攜手前行,始終如一。

三、小學生活:陪伴依舊,攜手同行

當你戴上紅領巾,真正成為小學生時,媽媽為你高興、為你驕傲。

從小,一直覺得你是個膽小、不夠自信的男孩子。對於學習,一直要求你秉承“認真、努力對待”的態度即可,從未對你嚴苛要求,只想讓你長大後再回想童年時,除了學習,還是有其它很多美好的事情。但是,只要學校有活動任務,媽媽總會不斷地鼓勵你、支持你,甚至坐下來陪你一起耐心完成,為的是讓你有機會多鍛鍊。慢慢的,媽媽發現你願意主動參與活動了、能站在講台上班幹部競選發言了、有機會上學校廣播站播報了、升旗儀式時成為升旗手了、作為校值日生檢查低年級紀律了......突然發現,媽媽的小不點兒已經長大了。雖然,有時候你依舊會撒嬌,摟著胳膊說“我愛你”。但是,媽媽已然變成了“老媽”。自己的想法越來越多,有時甚至招架不住。

儘管如此,你依舊是老媽的貼心“羽絨服”。暖心的話、關切的行為,一路有你的保護和支持,老媽很欣慰很溫暖。相信一句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可是,突然內心一陣酸楚:越長大,越少陪伴。沒能陪你靜靜地看會書、好好地聊聊天、暢快地鬧著玩……其實老媽真的害怕你長大、遠離。從這個角度說,是我依賴了你。

趁著你還需要父母陪伴的時候,老媽努力做好。每一年的每一月,每一月的每一周,每一周的每一天,我媽和老爸與你共成長。

美妙的日子,伴著孩子,攜手前行。任世間萬物變化,我們之間的感情依舊如初。

雖然,偶爾有責怪、有不滿、有埋怨。

但是,經常有欣喜、有感動、有溫暖。

一言語、一動作,喜上眉梢、卸下煩惱。

你和我、我和你,相依相伴、甜蜜溫暖。

夜已深,但靜坐電腦前,滿腦子全是與你相關的片段,再也關不上回憶的窗……媽媽知道,你總會長大,而我總會在你的舞台退場。但是,在我力所能及的現在,總想靜靜地陪伴。哪怕你嫌這嫌那,媽媽依舊是你最溫暖的港灣。

始終堅信:有你的日子總是最真、最美、最甜。我們一起,攜手成長,讓生活充滿陽光。而溫暖一路的,必定是我們堅定又柔暖的情感。

本文作者:魏佩君(微信公眾號:南湖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