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文明美德伴我成長徵文

但在長時間的發展過程中,又有多少人還記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呢?我想應該不多吧!因為現在這個社會注重物質文明,忽略了精神文明。

作為90後的青少年,我們學習文明禮儀,培養美德修養,可是在生活中,我們又有多少人能這樣做到呢?

著名作家柳青說:“人生的道路是很漫長的,但要緊處往往只有幾步,特別是在人年輕的時候。”青少年時期是一個養成文明美德的重要時期,

在這個時期,我們首先要從我做起,嚴格要求自己,天天堅持,日日提醒,日積月累,當我們有一天回頭看我們走過的路時:我會發現,這一生我無愧於天地,因為我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的文明美德。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這套讀本,也要求我們青少年做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我們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注重的是文明交談,可是有多少人做到了呢?

例如:我們學生的交流經常聽見髒話,學生對師長應該是尊敬的,可是我們還是會聽到大多數的學生直呼老師的大名,他們似乎忘記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中華民族有多少名人說道:尊師重道,但又有多少人還記得呢?

當我讀到布魯諾為了捍衛真理而殉難的人,我讀懂了他的勇氣;讀到李劍英為了人民的生命和財產,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犧牲,我讀懂了他的坦蕩,他的無私,看到高尚的境界;

讀到朱光亞在新中國成立後,放棄了優越的工作條件和優厚的物質生活待遇,毅然回國,我讀懂了他的愛國之心;讀到曹德旺他提出“史上最苛刻捐款”,我讀懂了他並不是“摳門”,就是想把錢捐給貧困者,

是對當下需要完善的慈善制度做出的監督……文明是一種品質,是一種素養,是被中華民族傳承的美德。

恩格斯提出:“文明是實踐的事,是社會的素質。”文明是隨著歷史的進程不斷趨同,表現著人類普遍的行為和成就,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學習才能獲得文明,近代康有為曾在《大同書》提出:“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為公”的理想社會,但現在的中國離這樣的社會似乎還邀不可及。

文明不是從口中說的,而是建立在厚重的“公德”基座之上的,公德是人類在社會生活中必須共同遵守的基本準則,大而言之,它指的是人們在公共場所必需遵守文明規範,誠實守信,保護環境,愛護公物等,小言而之,它指的是一個人在公共場所的文明行為,例如:不亂扔垃圾,公共場所不喧譁等。

今天我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回頭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從過去的積弱積貧的國家,一躍成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華民族煥發強勁的活力,中華文化是我們的驕傲,它是我們祖先留給我們的財富,是我們抹之不去的生命“痕跡”,我們作為華夏兒女都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者,弘揚者,我們有義務,有責任弘揚中華美德,使華夏五千年的文明之光在我們當代熠熠生輝,發揚光大。

傳承文明,踐行美德,實現現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不僅是時代給予我們的光榮與任務,也是時代給予我們的責任,我相信,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我們一定會實現中華實現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從我們的生活中一點一滴做起,傳承文明,踐行美德一定會是21世紀中國曆程中精彩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