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我的中國夢”徵文:趁他還未離開

八(1)班許明禧 古有孔融讓梨的美德,文天祥“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愛國是想,程門立雪中求學的精神,聞雞起舞中請老刻苦,負荊請罪中廉頗知錯就改的品質,宋的《送東陽馬生序》中對老師“色愈恭,禮愈至”的態度,這些品質都是如今的我們應有的素質。  梁啓超在《少年中國說》中曾經盛滿激情的說道:“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與地球。”不錯,人事國之本,少年更是國家希望之所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有沒有前途和希望,就看這個國家的少年們的精神面貌就大致可以推論了。  但如今的少年由內而外的顛覆“學生”這個形象,有的把頭髮染燙成五顏六色的齊心怪狀顯得非常與眾不同;有的身著奇裝異服跟隨所謂的潮流把街道、小區、學校變得如同孫悟空的世界一般;有的仗著自己的年輕以拉幫結派的方式虛度年華,做一些違背道德的事;有的更勝者目中無人,對待自己的父母也毫不客氣,要起零花錢來振振有詞。是年輕是資本,我們有的是時間,足夠我們慢慢消耗,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我們所浪費的今天是死去的人多么奢望的明天!  再次翻開我們那本屈折、心酸飽含鮮血和恥辱的歷史,還記得南京大屠殺嗎?我們的同胞一個個接連死在敵人的槍枝彈藥下,你可否想像一下,在幾分鐘前南京大市還有人來人往,大人帶著孩子去上學,一位大伯在與賣菜的討論著價錢,賣冰糖護理的正高盛的吆喝,可是幾分鐘之後槍聲打響剎那間妻離子散,遍地橫屍,鮮血淋淋,看到這兒我腦海里滿是悽慘、幼嫩的哭聲、嘶吼聲;“媽媽·····”那些死去的人多希望能夠好好的活下去,那些戰爭中孩子們多么渴望能踏上學堂好好的上一課。 如今我們有很好的條件,有好的老師來教我們,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做好我們該怎么做的事呢?趁青春還未走遠,我們應儘自己的一份義務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