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家鄉徵文:我的家鄉——南翔

我出生在上海西北的一個小鎮上,那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江南小鎮,有古樸的小橋流水,有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點心,有風景秀美的明代園林,還有現代化的工業園區。這就是我的家鄉——南翔。

說起南翔,很多上海人都會想起那個美味的美食——小籠包,那多汁皮薄的小小身軀,咬上一口,那鮮美的汁水滑過舌尖,流入心田。再咬上一口,鮮嫩的肉香一下子就遍布了你的味蕾,叫你越吃越愛吃。

當然,對於我這個孩子來說,南翔對於我最深的記憶莫過於那個著名的明代園林——古猗園。

三歲的時候,我們搬到古猗園邊上的小區。從此,古猗園成了我的樂園,我每天都會去那裡玩耍。在草地上,我學會了拍皮球和跳繩。我每天都會拿著留下的餅乾去餵小河裡的鯉魚和仙鶴島上的那隻仙鶴。還在竹園裡,看到過漂亮的小鳥,還給剛剛冒尖的小竹筍澆水,看過下雨前螞蟻匆忙搬家的樣子。每天,我都在那裡流連忘返。慢慢的,我長大了,上國小了,我沒有那么多時間再去公園,但是,周末或者放假,我依舊最喜歡去往那裡,我依舊會去看望我的仙鶴朋友,它聽見我的擊掌聲仍然會飛也似的跑過來看我。現在的我更喜歡在樹蔭下下象棋看書,拿著照相機,我可以拍攝四季的花朵。桃花,牡丹,荷花,臘梅,都成了我練習攝影的主角,亭台樓閣,都成了我學習構圖的背景。最近去了古猗園,發現它又有了小小的變化。湖裡新添了十隻鴛鴦和兩隻鴨子。觀賞鴛鴦的時候,它們被飼養員的動靜給驚嚇到了,突然高飛到了一個更寬闊的水面。沒想到鴛鴦還能飛!我驚訝地注視著它們,奇怪它們怎么不飛走離開這裡呢?竹園裡我曾經澆水的小竹筍已經長成了一棵粗壯的大竹子了,仿佛是為了感謝我對它的照顧,它長得格外粗壯和茂盛。微風輕拂,竹葉發出“沙沙”的聲音,仿佛告訴我它也認識我似的。我還特別喜歡去摘果子,紅的綠的紫的,各種顏色的野果,對那些野果我充滿了好奇……它就是我的百草園,它陪伴著我的長大,給我帶來了無窮的快樂。

隨著城市現代化建設,南翔也發生著很大的變化,小房子小弄堂都一去不復返,隨之而來的是聳立的高樓,古樸整潔富有南翔特色的“老街”。小河的水也越來越清澈,開始有人在裡面釣魚了。每個周末,來南翔遊覽觀光的人絡繹不絕,安靜的小鎮也熱鬧起來。我的家鄉慢慢地變化著,我也慢慢長大了,我更喜歡這個古樸的小鎮了,因為它留下了我成長的足跡。我知道,不論我將來走到哪裡,這個小鎮將會永遠留在我的心裡。